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数字经济 > 刘嗣方:数字化助力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 详情

刘嗣方:数字化助力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

经济参考报 / 2022-11-08 19:45:0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越来越成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数字化将深刻改变城乡融合发展面貌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必然要求,而数字化改革创新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大数据智能化加速创新发展,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快速融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广泛应用,推动城乡各类资源要素快捷流动、各类市场主体加速融合、各类组织模式加速重构,乡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悄然改变,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发展明显加快,数字化为城乡融合发展带来了新变量、注入了新动力、拓宽了新路径。
 
  一是数字技术引领城乡生产力变革。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深刻改变服务业、工业、农业等产业形态,带来了数字金融、智能制造、智慧农业等新业态、新模式。在这一背景下,乡村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数字技术在“三农”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农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对于农业生产而言,最为突出的变化就是智慧农业的快速发展,体现在生产智能化、加工自动化、管理标准化,数字化工具正在成为农民手中的“新农具”。
 
  二是数字技术贯通城乡消费市场。随着数字技术在消费领域的深入应用,农村电商、直播带货、流量经济等新业态活力显现,农副产品销售渠道极大拓宽,带动了优质工业消费品下乡,进而促进了城乡消费。全国范围内农村电商爆发式增长,淘宝村、数字农业基地等蓬勃发展。网上外卖、在线教育、网约车、在线医疗等数字服务为城乡消费升级提供了新的窗口。
 
  三是数字技术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数字技术深刻影响土地、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及其配置,促进生产要素双向流动、资源配置效率快速提升。数字化交易平台构建了城乡一体的建设用地、资本等市场,进一步畅通了城乡要素双向流通渠道。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多样化的融资筹资渠道降低交易成本,为涉农生产提供更加灵活的金融服务,缓解了融资难问题。
 
  四是数字技术提升城乡生活品质。“互联网+”在农村政务服务、教育、医疗、乡村旅游等领域快速延伸,丰富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助力高品质生活。城乡智慧教育加快普及,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加快建设,我国广大中小学普遍实现联网,“互联网+课堂”等城乡智慧教育发展模式成效显著。城乡医疗智慧化水平快速提升,“互联网+医疗”有力促进了城市优质医疗服务向农村延伸,提高了优质医疗服务的可获得性和共享性。“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村务”等创新举措有力促进了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数字化有助解决城乡融合发展新难题
 
  数字化广泛渗透、创新运用,有助于倒逼农村改革、激发乡村活力,打破区域发展界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加速城乡融合发展进程。
 
  一是有助于突破城乡产业协同发展“瓶颈”。数字技术具有极强的渗透性特点,可以打破各产业间的边界区隔和空间束缚。一方面,通过产业边界融合,加快农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农业生产、流通、消费有效衔接,让农业实现与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的深度链接,促进农文旅、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城乡空间融合,以数字化手段推动订单农业、乡村车间、制造农业、创意农业等业态发展,重塑城乡产业链分工和价值链分配,有效化解农产品加工粗放、产业融合层次低等瓶颈,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
 
  二是有助于打破城乡要素市场化配置“阻隔”。要素双向流动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目前,农业产业仍存在产业周期长、行业收益低、风险不确定性多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资源要素从乡村到城市单向流动的困局。数据作为新要素具有很强的引领性特点,对土地、资金、技术等传统要素配置具有指向性作用。加强数字乡村、智慧城市建设,搭建城乡“数字桥梁”能够使得两者流动的边界逐渐模糊,以数据流促进城乡关键信息要素的交互共享,从而破除城乡要素流动障碍,促进城乡要素合理双向流动和要素红利释放。以数据流带动人流,构建城乡数字化人才市场,以放松落户限制、实现同城同待遇、提高就业能力为切入点,增强城市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包容性,引导各类人才带科研成果入乡转化和回乡创业,激发城乡新型人口红利。以数据流带动物流,充分利用各类电商消费平台,推动供给与需求紧密对接,加快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以数据流带动资金流,推动数字金融、普惠金融等模式创新,通过大数据挖掘乡村产业价值、控制农业金融风险,让各类资本在乡村投资兴业。
 
  三是有助于破除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障碍”。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是根本保障。依靠原有的手段和方式很难打破体制机制障碍,必须以技术创新为切入点,实现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双轮驱动。比如,由于人口流通频繁,要实现常住地管理意味要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核实、更新和服务,导致地方政府不愿意改变传统户籍制度。随着数字政府建设的推进,电子证照、电子签章等技术广泛应用,户籍迁移、管理、变更实现了全面线上化、智能化办理,为户籍制度改革提供了重要支撑。未来应以技术创新倒逼制度创新,突破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束缚,切实提升城乡综合治理能力和水平。
 
  四是有助于破解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难题”。我国农村面积广阔、交通不便、居民散居,城乡公共服务不均衡问题较为突出。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养老等模式的兴起,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让城市服务向乡村低成本延伸,打破了传统公共服务的空间局限。必须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进一步打破城乡居民户籍限制,加快布局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社保等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城乡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体系一体化规划、标准化建设、均等化分布、异地化办理,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
 
  统筹谋划数字化全面赋能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
 
  数字化改革创新赋能城乡融合发展,需要系统布局、综合施策、对症下药。要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坚持乡村优先、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原则,深化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乡村治理、政务服务、区县经济等领域的融合应用,谋划特色应用场景,推动农村产业智能化、村民生活智慧化、乡村治理数字化,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丰富乡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城乡居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一是注重统筹谋划、夯实基础。坚持把城乡数字化布局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从战略层面精准把握数字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总体趋势、主攻方向以及重点领域,着眼重塑新型城乡关系,一体规划、同步实施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加快城市数字化智能化设施向乡村延伸覆盖,大力推动乡村信息基础设施优化升级,加快乡村公路、电网、水网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提升智能化应用水平,丰富“三农”信息终端和服务供给,畅通城乡技术、资本等要素双向流动,弥合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实现城乡数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以数字化创新发展促进城乡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逐步实现高水平城乡发展一体化。
 
  二是注重聚焦重点、精准发力。聚焦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突出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带动乡村全面数字化转型。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文旅等业态结合,搭建物联网感知平台、供需对接平台、农产品反向定制等平台,打造新型农业产业融合业态,提高农业附加价值,拓展产业价值链条。加快公共服务数字化,打造城乡居民业务在线申报、集中审批、统一结办的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社保等公共服务云平台,实现城乡数据全面感知,业务办理跨界集成,业务流程整合再造,业务事宜协同审批,不断提高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快社会治理数字化,加强“城情”“乡情”的治理云平台建设,实施乡村文化传承、脱贫攻坚、生态保护等数字化工程,推进基于数字乡村的党务、政务、财务的信息公开和居民意见数字表达机制,提升城乡社会治理的综合性和协调性。
 
  三是注重引领示范、以点带面。数字化转型是系统工程,必须突出抓好区县城这个重点和乡镇这个节点数字化改革创新,促进智慧城市与数字乡村协调并进,实现城乡数字资源统筹配置、整合共享、功能互补。支持有条件的区县开展城乡数字化融合试点示范,推动城市5G、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平台等服务在区县重点布局,鼓励区县开展数字化创新试点,围绕田间管理、农产品流通等领域打造智慧应用,统筹进行规范标准、数据汇聚、业务协同等工作,推动县域数字化“百花齐放、各领风骚”。推动有条件的乡镇推广数字化应用,唤醒乡村“沉睡的资源”,让数字化转型见到效益、释放红利。
 
  四是注重应用牵引、厚植生态。数字化改革是一段长期历程,既需要以应用来牵引,也需要以企业、人才等生态为支撑。加强应用场景策划,组织区县、乡镇开放农业农村数字化应用场景,加大资金、政策等支持力度,鼓励互联网企业开发适应“三农”特点的信息终端,提供精准数字服务帮扶,帮助乡村加快应用数字化技术。大力开展信息化人才下乡活动,培养乡村数字化人才,重点提高农村老年人、留守儿童和妇女等农村特殊人群信息化素养和技能。加快构建城乡创新协同、错位互补、供需联动的数字化发展生态,正确引导平台经济赋能“三农”发展,依法规范使用平台企业获得的海量数据,规范平台经济不合理行为,推动农村平台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作者:刘嗣方(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重庆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