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分棉:以数字技术推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
经济日报 / 2021-08-11 23:02:33
我国宣布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特别是我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少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这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工业是碳排放的重要领域,约占70%,推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中之重。作为节能减排的“主战场”,工业需尽快解决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不平衡、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等一系列问题,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深入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低碳转型”,同时要求“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这为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进而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指明了方向。
当前,数字技术广泛渗透于生产生活,数字经济蓬勃兴起,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速演进,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已经成为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一方面,数字经济能有效改进生产工艺流程、提高设备运转效率、提升生产过程管理的精准性,从而通过智能协同管理实现生产效率和节能减排“双提升”。另一方面,数字经济能有效优化资源配置模式,通过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数字基础设施实现各种资源要素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间的融通和共享,进一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此外,数字经济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就是数据,数据具有高效、清洁、低成本、可复制等特点。用好数据要素,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能有效优化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创新生态系统。
进一步激发数字经济的赋能作用,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可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工业体系。要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工业经济全领域、生产全过程,充分激发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对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作用,力争推动工业领域的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促进传统产业智能化、清洁化改造,建设低耗高产的绿色制造体系;充分利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围绕钢铁、石化、水泥等重点高能耗高排放行业打造能效可视、可控的能源管控解决方案,实现节能减排和绿色生产;进一步加强对数据的分析和价值挖掘,加速绿色产品开发,精细管理工业企业工艺、制造、采购、营销、物流供应链及服务等各个环节,提升端到端的生产和管理效率,实现各环节的节能减排;打造绿色制造公共服务平台,赋能和服务工业企业绿色转型升级。
二是优化能源结构,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重点是要推动电力和煤炭等传统能源的绿色低碳转型,推进能源企业各环节数字化,提升能源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碳排放;提高能源互联网的智能化水平,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实时采集运行数据,实现精准预测需求、设备远程监测、能耗管理、预测性维护、设备运行优化,进而降低能耗和碳排放;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绿色能源在工业企业中的应用。
三是推动数字化和绿色化协同发展,实现数字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发展。要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数字基础设施的绿色低碳导向,规划数字基础设施从设计、建设到投产运营的全生命周期节能减排路线图;利用5G、人工智能等技术更加有效地采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能耗和排放数据,建立绿色发展管理数据系统,实现智能化管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以绿色金融赋能数字化和绿色化发展深度融合。
四是积极推动数字技术企业和工业企业携手共进。现实地看,数字技术企业缺乏工业领域的专业知识,难以了解工业企业的工艺与流程,工业企业则难以了解如何应用数字技术推动业务转型升级,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数字技术落地缓慢。对此,需鼓励数字技术企业深入到工业企业生产的全流程,在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的支撑下,为工业企业量身打造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助力工业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需支持工业企业通过与数字技术企业合作加快设备联网和智能化改造,实时收集设备运行数据,改善生产管理,加强行业间、企业间的互联互通,打破地域限制和信息孤岛;还需重视在同一个行业内打造流程统一、标准一致、上下游数据互通的数据管理平台,以此推动整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企业国际化经营研究基地)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