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助推数字文化产业迎来新发展机遇
中国经济时报 / 2020-12-02 15:58:23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数字文化产业异军突起、逆势上扬,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提出要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并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意见和要求。
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意见》的出台对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可极大促进数字文化产业在加强技术创新和应用、培育数字文化产业新兴业态、推动文化产业链与互联网和物联网深度融合等方面的创新发展,为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杨晓东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意见》是对于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这样一个时代主题的积极回应,起到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是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多次提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着力方向。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提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速,文化、旅游、通信等行业进一步深度融合,数字文化产业正呈现供需两旺特点。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1293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2%。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相关负责人在解读《意见》时表示,目前我国网民规模9.4亿,互联网普及率67%,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数字文化产品具有传播网络化、消费个性化等特点,符合年轻消费者消费习惯,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广泛普及以及网民付费习惯的养成,数字文化产品的消费潜力和市场价值将得到进一步释放。
魏鹏举认为,从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来看,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数字文化产业不仅是中国,也是全球文化产业的一个基本发展的方向。突如其来的疫情也为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压力测试环境,这种情况下中国的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来说仍是最好的,证明经得起
风险考验。
加强内容建设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价值属性
数字文化产业作为新生事物,发展还不成熟,杨晓东认为,数字文化产业目前面临一些问题在于:一是数字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不高仍是制约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短板,影响了整体高新科技和高端制造的数字文化企业的快速增长。二是数字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仍须提升,目前还缺少在国际具有影响力的原创IP,在最具影响力的影视、音乐、动漫等文化领域方面,仍然是IP净输入国。
魏鹏举也认为,数字文化产业目前的发展还有很多不足,首先,数字文化产业的商业环境还不是特别完善,和其他数字化产业一样,还存在一定的平台垄断问题,导致中小微企业的创新创造能力和在数字文化产业方面的活力相对来说比较欠缺。
其次,在技术创新方面也比较欠缺。比如在一些算法方面,我们确实有一些比较优势,但是实际上核心技术这方面,也就是文化科技的核心创新能力方面还是欠缺。
最后,最重要的是缺乏内容创新的有效支持。不管数字文化产业还是未来的智能,都是内容为王,如果缺乏内容创新的有效支持,技术最终只是空壳。
受访专家认为,《意见》作为国家层面关于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宏观性、指导性政策文件,亮点颇多。
杨晓东认为,《意见》提出的一些具体发展目标,极具指导性和目标性;《意见》提出的加强内容建设,可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的价值属性;《意见》提出的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数字文化产业在高科技领域的创新创意,以及促进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联通,从而催生出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服务型制造、智能化生产等新业态,并为生成平台经济、分享经济、众包经济、供应链协同、供应链金融等新模式打下良好基础。
魏鹏举认为,《意见》提出的优化生态环境是最重要的亮点。这个环节包括很多因素,涉及整个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
“一些科技企业愿不愿意来做文化,不仅需要一个文化能够拥抱科技创新的氛围,还需要各方面的政策配套。”他说,比如文化科技型企业的认定比较困难,所以也很难按照支持高新技术企业那样提供扶持政策。
抓住新技术涌现契机不断丰富业态
针对数字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魏鹏举建议,以后要对这些具体的导向性措施不断细化,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比如在发展数字化金融方面,在国家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范围内,对于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应该有一些专门的金融支持政策,尤其是要发挥社会资本的力量。
“数字化资源的整合等方面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我觉得最有效的方式是发挥积极的市场机制作用,应该更多发展PPP模式。”他说。
对于未来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杨晓东提出五条政策建议:一是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文化产业发展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形成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以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二是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以中国故事为着力点,介绍阐释中国理念、中国道路、中国主张。同时,吸纳外来文化文明精华,不断丰富中华文化。
三是抓住5G等高新技术不断涌现而产生的新一轮文化产业的爆发性增长趋势,不断丰富和完善诸如动漫游戏、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表演、网络视频、数字艺术、创意设计等产业形态,进而培育和生成诸如云演艺业态、云展览业态、沉浸式业态等新型业态。
四是抓住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进和相互融通的趋势,加快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从而催生出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服务型制造、智能化生产等新业态,以及平台经济、分享经济、众包经济、供应链协同、供应链金融等新模式。
五是抓住数字文化产业从国内市场竞争迈向全球市场竞争的趋势,促进数字文化产业从资本出海向产品出海、技术出海和规则出海转变。需要加快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