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年人乘上数字化时代快车
2020-11-26 13:03:28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如何解决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各种问题牵引着整个社会的神经。
11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就进一步推动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作出部署。围绕老年人出行、就医、消费、文娱、办事等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提出20条具体举措要求。
这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十四五’时期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是一脉相承的。从某种意义上说,适老化改造与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将成为未来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正在加速加深已毋庸置疑。根据民政部发布的《2019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5亿,占总人口的18.1%,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8亿,占总人口的12.6%。如果从老年人口的人均健康预期寿命来看,可能折射的问题更直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9年发布的《2018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虽然2018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77.0岁,但人均健康预期寿命仅为68.7岁,平均有8年多带病生存时间。从健康预期寿命与预期寿命的较大差别来看,中国的老龄化不仅绝对数量很大,而且带病生存时间较长,显示老龄化的质量不高。
如此庞大的老年人口规模,将成为未来5年乃至15年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巨大“拖累”因素。今后将会投入大量的经济资源用于应对老龄化带来的各种问题。比如,亟须补上支撑老龄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创新体系短板。事实上,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日益凸显。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今年9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4亿,其中60岁及以上的网民占10.3%。简单估算可知,2.5亿60周岁及以上人口中,有超过六成不是网民。这意味着大多数老年人对智能化、数字化社会无所适从。最近发生的新闻就历历在目:黑龙江老人无健康码乘公交受阻、94岁老人被抱起做人脸识别、宜昌老人冒雨用现金交医保被拒等。
帮助老年人越过“数字鸿沟”已成为整个社会的现实课题。今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信息无障碍的指导意见》;10月,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提出,启动“智慧助老”专项行动;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这些政策措施无疑具有明显的针对性。
不少地方也已经着手布局。比如北京市近日发出倡议,行业窗口应优化服务,为老年人提供“绿色通道”;北京健康宝在原有“他人代查”功能的基础上,11月21日凌晨发布上线了“老幼健康码助查询”功能。上海也积极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养老服务领域积极探索发展新模式和新业态。
可以认为,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发展是未来发展大趋势,让老年人也乘上数字化时代的快车,跨越“数字鸿沟”难题,是推动善治和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环境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央提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应有之义。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