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指引》
近日,深圳市委大湾区办正式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指引》,提纲挈领、图文并茂地展示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主体内容,并从国家战略、核心引擎、社会参与三个层面,对粤港澳大湾区现阶段的空间布局、重大项目、重点领域以及深圳提供的政策支持等基本情况作了详细介绍,以引导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支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2018年末人口约7000万人,GDP总量超过11万亿人民币。根据《规划纲要》,到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 到2035年,大湾区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国际一流湾区全面建成。
去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正式发布,今年是全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关键之年。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四个中心城市之一,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所在。
《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深圳要发挥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去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之后,深圳更是紧紧抓住“双区”驱动重大机遇,释放“双区”利好叠加的“化学效应”“乘数效应”,努力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指引》显示,深圳正加速推进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光明科学城、深港口岸经济带、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等7大重点平台建设;积极推进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深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等重点领域的布局与发展;在金融、就业、居住、人才引进、教育等方面提供了多项政策支持;并成立了市委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以及7个专责小组负责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今年5月深圳刚刚出台了《关于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意见》,这份重磅文件提出,深圳将在9大领域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双区”建设。此次《指引》再次强调了社会力量对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性,提出:深圳坚持以先行示范、市场主导、国际一流、共建共享为原则导向,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参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化与国际及港澳专业服务合作等九大领域,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双区”建设。
【读特新闻+】
《指引》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要时间点:
2017年7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粤港澳三地政府在香港共同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
2017年10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
2018年10月,习近平主席强调,要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广东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抓紧抓实办好;
2018年12月,习近平主席对深圳工作的批示中强调,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增强核心引擎功能;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全文;
2019年8月,印发《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