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 / 2021-09-27 19:57:17
碳中和,是指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被人为作用和自然过程所吸收。研究显示,当前全球每年排放约400亿吨二氧化碳,其中14%来自土地利用,86%源于化石燃料利用。
人民日报 / 2021-09-27 11:10:39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必须主动把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的基础之上。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1-09-27 10:59:27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今天(25日)表示,能源领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中之重,要全面贯彻能源安全新战略,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和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实现碳排放强度与总量双控,将“十四五”碳强度下降18%的约束性目标分解到地方并加以落实。
双碳战略联盟 / 2021-09-27 10:47:27
在碳排放成本日趋高涨的约束下,研究企业长期低碳战略、低碳资产管理模式、设计合理的减碳路径、实现“双碳”目标显得十分重要。
国家能源局 / 2021-09-27 10:26:04
9月26日,国家能源局官网发布消息,为推动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持续高质量发展,使其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现提出关于促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若干意见。
经济日报 / 2021-09-25 23:20:45
设想一下,不需要种地,也不需要绿色植物,以太阳光、水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在工厂里就可以像植物一样源源不断生产出淀粉。是不是很神奇?而今,这看似遥不可及的一幕,在不久的将来,有望实现。
经济日报 / 2021-09-25 23:14:22
我国是传统煤炭大国,长期以来,煤炭作为主体能源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明确提出“双碳”任务目标的背景下,煤炭成为减排的重点。但从中短期看,经济社会发展依然离不开煤炭,这意味着加快煤炭消费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新华社 / 2021-09-25 22:37:34
世界经济论坛总裁博尔格·布伦德日前表示,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召开前,中国承诺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再次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决心。
新华社联合国 / 2021-09-25 22:33:26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24日表示,中国不会成为《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生效的阻碍,将继续为促进条约生效贡献力量,为早日实现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的崇高目标不懈努力。
新华社 / 2021-09-25 00:12:21
《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一阶段会议即将在昆明召开。生态环境部2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大会筹备相关情况。
经济日报 / 2021-09-25 00:08:03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上,中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20年9月22日,中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自此,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经济社会变革在中国逐渐展开。
新华社 / 2021-09-25 00:02:50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23日在联合国安理会气候与安全问题公开辩论会上发言时指出,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挑战,需要采取全球行动。
中国交通报 / 2021-09-24 15:20:22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我国对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
国家发展改革委 / 2021-09-24 11:27:06
实行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以下称能耗双控)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度性安排,是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
国家发展改革委 / 2021-09-24 11:22:20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关于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重要讲话中“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加快节能提效、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制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