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 / 2022-12-12 13:55:0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煤炭供给保障能力增强、原油产量连续3年增产、天然气产量连续5年增产超百亿立方米
新华社 / 2022-12-12 12:00:25
新华社北京12月9日电 2022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9日以线下和线上结合方式在北京举行。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论坛并致辞。韩正指出,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协同推进减污降碳的主战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中共二十大报告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了全面部署
2022-12-12 11:39:48
2022年12月2日,由中国社科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主办、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22)“全球视角下的碳达峰和碳中和:影响、路径与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以线上的方式顺利召开。
中宏国研 / 2022-12-10 17:21:18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以绿色、低碳为显著特征的经济社会转型,国际社会已充分认识金融在筹集绿色低碳发展基金、防范气候变化相关金融风险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金融界 / 2022-12-07 13:13:11
全球范围内,已经有约30个国家地区出台了碳中和时间表,未来绿色能源和产业低碳发展已是大势所趋。2021年,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建设全国性碳市场,利用市场机制降碳,是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对全球的绿色低碳发展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
经济日报 / 2022-12-05 16:51:33
建筑领域是我国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要领域,也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力量。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建筑全过程能耗占到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45%,碳排放量占到全国排放总量的50 6%。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
2022-12-05 11:15:13
绿色金融在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等方面大有可为。近年来,重庆始终坚持“两山”理念,着力发展绿色金融,建立“长江绿融通”绿色金融大数据综合服务系统,助推政银企对接长效机制,构建绿色发展体系。随着一项项创新改革举措实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逐渐凸显。
2022-12-02 16:45:55
在2002年印发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基础上,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就《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通用大纲(征求意见稿)》、《企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参考大纲(征求意见稿)》和《关于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的说明》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
光明日报 / 2022-11-29 13:49:58
尼日利亚国际关系专家查尔斯·奥努纳伊朱日前在阿布贾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以来美联储连续激进加息,让世界经济复苏前景面临更大不确定性,并可能给深度依赖美元的发展中国家造成“灾难性”影响。
光明日报 / 2022-11-29 13:48:30
实现“双碳”目标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有力支持,绿色金融已经成为助力发展绿色经济的主要工具。大湾区内地九市拥有全国最大的制造业产业,其中上下游配套产业众多。
光明日报 / 2022-11-29 13:47:32
港澳大湾区为支持不同城市处于不同阶段、不同水平的绿色金融发展,颁布了多种绿色金融政策,包括政策框架设计、监管政策、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等。
光明日报 / 2022-11-29 13:46:52
在产业基础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凭借不同的要素禀赋优势互补,产业错位竞争、差异化发展,共同形成完善的产业发展生态,为绿色金融创新提供更多契机。
光明日报 / 2022-11-29 13:40:51
大湾区需要统一绿色金融相关标准,提高绿色项目融资便利性。降低境外发行绿色债券难度,促进国际绿色资本流动。
光明日报 / 2022-11-29 13:32:07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和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也是正在崛起的绿色发展示范区。广阔的制造业空间、齐备的供应链和强劲的消费力,为绿色金融提供了巨大的创新发展场景。
2022-11-29 10:14:26
央行行长易纲在2022年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讲话表示,央行推出了碳减排支持工具助力绿色发展。这项工具坚持市场化原则,支持金融机构向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碳减排技术这三个重点领域的企业提供贷款。截至今年9月末,碳减排支持工具累计使用2400多亿元,支持碳减排贷款超过4000亿元,带动减少碳排放8000多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