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双碳 > 科学应对极端天气 详情

科学应对极端天气

经济日报 / 2023-08-11 10:03:11
进入21世纪,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愈加频繁,高温、洪水、飓风、寒潮等极端天气呈现常态化趋势,一是极端天气的频率、强度增加,时空分布模式发生变化;二是灾害的复杂性、极端性、不可预测性增加,容易引发灾害链效应和系统性风险。《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3)》显示,中国气候风险指数呈升高趋势,表现为极端高温事件频发趋强,极端强降水事件增多,台风平均强度波动增强。
 
2020年至2022年,我国连续遭遇极端天气引发的灾害,每年受灾人口超过1亿人次,年均直接经济损失3000多亿元。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速演进,气候系统更加不稳定,预计未来“黑天鹅”“灰犀牛”事件还将频出。
 
《“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提出,到2025年,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传统减灾实践目前仍存在重治理轻预防、重应急轻管理、重视工程性举措忽视生态防灾理念及社会建设、注重单灾种应对忽视系统性风险等诸多问题。应对极端天气常态化,需转变理念,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合防灾与应急管理,两手都要硬。首先,以综合减灾规划和应急体系规划筑牢顶层设计,在国土空间规划、流域水资源管理、城乡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中强化自然灾害红线意识。近年来,城市水灾频发,一方面是极端天气引发风险放大效应,另一方面是人地相争的结果。应在防洪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完善风险区划等工作。其次,以精细化管理提升灾害应急能力,从每一次灾害应对中汲取经验、查漏补缺。例如,2021年郑州“7·20”特大暴雨、今年汛期北京暴雨,暴露出城市应急管理还存在一些短板,需加强精细化应急能力、流域蓄滞洪区规划、基层社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灾后评估等,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二是加强雨洪资源利用,协同应对洪旱并存。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一半。而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西部地区呈现暖湿化趋势,旱涝并存暴露出许多北方城市水资源管理的薄弱点。在平衡水资源时空分布方面,可借鉴国际经验。例如,美国加州利用地下水回灌系统10年间回灌地下水超1亿立方米,荷兰鹿特丹对空间局促的城区进行适水性改造,建设水广场和开放式排水沟,增强雨水自然渗透,补充地下水。从国内看,北京自2019年起加强生态补水,推进地下水战略储备制度,未来还可结合城市海绵设计、水库水系和蓄滞洪区,拓展地上地下水管理空间,平抑洪旱风险。
 
三是强化风险防范,提升气候变化适应能力。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2021年城市排水防涝标准,九成以上城市内涝防治标准为20年至30年一遇,设防为50年至100年一遇的只有少数特大城市。未来应在防灾减灾和应急体系规划中加强中长期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实现科学应急、智慧救灾。例如,新西兰将决策优化技术引入城市生态基础设施项目,节约预算10%以上。我国地广人多、风险点密集,借助流域管理、水文和雨洪模型等优化方案,可大量节约经费、提升精准防灾效率。
 
四是运用经济举措,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全球适应委员会报告显示,在气候预警、韧性基础设施、农业技术、生态保护、水安全等领域的投资可获得4倍以上的收益。海绵城市、生态环境产业、绿色基础设施、绿色咨询与服务等被列入《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对于《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提及的气候敏感二三产业、气候适应型旅游业、气候智慧型农业等适应气候变化重点领域,可通过PPP模式、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鼓励其加快发展。
 
作者:郑艳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室研究员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