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实现“双碳”这场硬仗——读习近平总书记《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学习时报 / 2023-07-26 14:08:28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23年7月17日至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时隔五年再次召开,提出“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是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正确处理的五个重大关系之一,明确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会议精神与《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一文的核心要义一脉相承。该文是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3月15日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收录在《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这篇重要文献深刻分析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面临的问题挑战,对实现目标要坚持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概括凝练,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了科学系统的理论指引和实践指导,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注入强劲动力。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
习近平总书记在这篇重要文献中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也是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能力的一场大考。”从碳达峰来看,很多发达国家实现碳排放达峰是一个技术、经济发展的自然过程,而我国是为应对气候变化、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自我加压、主动作为,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从碳中和来看,发达国家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大约有50年到60年的时间,而我国目前承诺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仅有短短30年,面临着比发达国家时间更紧、降幅更大的减排要求,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因此,“要科学设定碳排放峰值水平,准确界定概念和标准,衔接好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避免高碳锁定和高位达峰。”
能源转型和能源革命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能源体系面临着安全、成本双重压力。能源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全的重要方面,直接影响高质量发展的实现和社会稳定的维持。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日趋复杂,能源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倾向愈发凸显,日益成为大国博弈的重要领域。2022年我国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6.2%,包括水、电、风、光、核、天然气在内的清洁能源占比为25.9%,“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依然任重道远。因此,要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抓好能源转型这个推进“双碳”战略的关键,着重处理好能源转型和能源安全之间的平衡问题。
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
“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对绿色低碳发展科学规律的精准把握,进一步丰富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要求,彰显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战略定位和重大意义,为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提供了方向指引。
度,协调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把系统观念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提升“双碳”工作系统性的根本保证,要完善监督考核机制,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责任,把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任务落实情况纳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增强领导干部抓好绿色低碳发展的本领,提高全社会认识水平和行动合力。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全国统筹就是要坚持全国一盘棋,既要强化顶层设计,又要根据各地实际分类施策,避免层层加码。节约优先就是要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实行全面节约战略,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双轮驱动就是要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实现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内外畅通就是要有效统筹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做好自身减污降碳工作基础上增强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防范风险就是要加强风险识别和管控,处理好减污降碳和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群众正常生活的关系,确保安全降碳。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牢牢抓住“十四五”这个关键窗口期。习近平总书记在这篇重要文献中指出,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推动绿色低碳技术重大突破,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这些重点工作涉及能源、行业、技术、政策、市场、生活、碳汇、国际合作等节能降碳的关键领域,既体现了战略部署的系统性、科学性,又体现了政策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有助于使“双碳”目标真正成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注入强劲动力
担当和行动力。同时,我们先行探索的绿色低碳发展方案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低碳转型、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经验。
当前,中国以实际行动有力推进全球减碳的进程。截至2022年底,我国风电光伏发电装机突破7亿千瓦,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均处于世界第一。中国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2021年清洁能源投资总额居世界第一,绿色低碳发展迈出扎实步伐。若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中国将完成全球最高的碳排放强度降幅,也将创造历史上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最短时间。这些努力和行动都将有效降低气候变化风险,有力增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力。
未来,中国要更加积极推动塑造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新格局。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加强减缓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刻不容缓。要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推进国际规则与标准制定,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认可“共同责任”、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基础上要承认“区别责任”。发达国家要率先采取行动推进减碳,并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面临的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等问题,推动形成与不同国家各自能力和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责任体系和合作格局。我们要正确处理好“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一方面我们承诺的“双碳”目标是确定不移的,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另一方面要坚持达到“双碳”目标的路径和方式、节奏和力度应该而且必须由我们自己做主,决不能受他人左右,决不让气候变化议题成为部分国家遏制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借口和理由。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