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双碳 > 双碳背景下绿色票据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详情

双碳背景下绿色票据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2023-02-03 14:18:58
绿色票据作为新型绿色金融工具,是绿色信贷等绿色金融产品的有效补充。目前我国绿色票据业务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文章简要介绍绿色票据的发展现状,详细论述绿色票据在支持经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深入剖析绿色票据发展面临的困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办法。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此背景下,我国银行业要主动顺应趋势,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绿色票据作为新型绿色金融工具,必须充分发挥其支付和融资功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向绿色低碳循环转型。
 
一、绿色票据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绿色票据业务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近年来一些地方积极开展实践,部分银行陆续开办绿色票据业务,这些都是有益的尝试。
 
人民银行深圳中心支行在全国率先制定了绿色票据再贴现管理办法和操作制度。2018年11月,人民银行深圳中心支行联合深圳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推出绿票通业务,按照《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15年版)》确定140多家企业为首批支持企业,专门安排10亿元额度,为其优先办理绿色票据再贴现。
 
2020年3月江西省金融学会发布了《江西省绿色票据认定和管理指引(试行)》,4月人行南昌中心支行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关于运用再贴现工具支持绿色票据发展的通知》,规定江西省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直贴的绿色票据优先办理再贴现,安排相应限额比例保障绿色票据再贴现。
 
2021年9月,工商银行推出“工银i绿贴”产品,为符合国家鼓励支持的绿色产业客户办理绿色票据贴现。2021年工商银行累计办理“工银i绿贴”近350亿元。
 
二、绿色票据支持经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作用巨大
 
(一)发展绿色票据有助于构建多元化绿色金融产品体系
 
我国绿色产业大多数属于新兴产业,前期投入大,资金需求巨大。目前我国绿色金融产品主要有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品种比较单一,它们侧重于解决绿色产业的中长期资金需求。绿色票据是短期金融工具,具有支付和融资功能,不仅能够大幅提升绿色企业的支付效率,还能够快速为绿色中小微企业提供低成本的短期融资。这对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现有绿色金融产品形成了有效补充,有助于构建多元化绿色金融产品体系,促进双碳战略目标的如期实现。
 
(二)发展绿色票据有助于提高绿色企业支付效率
 
2022年8月上线的新一代票据系统推出票据找零支付功能,极大地强化了绿色票据的支付功能,满足了绿色企业任意金额的支付需求,提高了支付效率。绿色票据通过背书在企业之间流转,有利于上下游绿色企业之间货款的快速支付,提高资金周转速度,减少生产经营资金被占用,增强其生产经营活力。
 
(三)发展绿色票据有助于缓解绿色中小微企业短期融资需求
 
当前中小微企业在我国绿色企业的占比高,它们生产规模小、稳定性差、资金链短、抗风险能力弱,饱受融资难困扰。2020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反复暴发影响,众多绿色中小微企业经营受到冲击,流动资金压力加剧。与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相比,绿色票据在融资方面具有门槛低、成本低、手续便捷等优势,能够通过贴现、质押、标准化票据等多种方式及时满足绿色中小微企业“短、频、急、少”的融资需求,有效缓解绿色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
 
(四)发展绿色票据有助于货币政策精准滴灌绿色产业
 
人民银行通过调整绿色票据再贴现额度、再贴现利率、优先办理程度等方式引导商业银行优先对绿色行业、绿色企业、绿色产品的票据办理贴现业务,将再贴现获得资金用于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减少对钢铁、煤碳、水泥等高碳行业的资金投入,推动我国经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在支持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绿色票据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宏观层面
 
1. 绿色票据顶层设计缺失
 
目前我国没有对绿色票据业务建立相应的顶层设计框架,不能对业务发展进行指导和规范,导致其发展缓慢,对绿色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较为有限。这是制约绿色票据发展的最关键因素。主要表现为:一是缺乏普遍性的业务指导依据。目前我国没有专门对绿色票据进行明确定义,没有出台全国性绿色票据认定标准、认定流程和管理实施细则。二是尚未出台配套货币政策。我国没有出台支持绿色票据发展的全国性配套货币政策,只有部分地区人民银行制定了对于绿色票据给予一定限额或优先办理再贴现业务的区域性政策。
 
2. 现行绿色票据指定标准不完全适用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上海票据交易所系统再贴现模块上线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17〕216 号)规定,“绿色票据标准比照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编制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的相关规定执行”。该目录主要适用于大型企业发行绿色债券,以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项目为标的,一次融资只需要对特定对象进行认定。绿色票据比绿色债券更为复杂,使用绿色票据的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微企业,以绿色产品为标的,业务有承兑、背书、贴现等多个环节,特别是经过多次背书后涉及多个参与主体和真实交易关系增加了认定难度。因此比照《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认定绿色票据难以做到完全匹配。
 
(二)微观层面
 
1. 商业银行积极性不高
 
主要表现为:一是当前商业银行根据当地自行或本系统制定的标准认定绿色票据。商业银行经办人员担心全国性绿色票据认定标准出台后,与本单位执行的标准不完全一致,按照现行标准可以认定为绿色票据的,按照全国性标准则不能认定具有绿色属性,监管部门会认为不合规进行处罚。二是现行的绿色票据配套货币政策都是优先或专门安排额度办理再贴现,再贴现利率仍旧按照人总行确定的2%执行,没有任何优惠,也没有对商业银行办理绿色票据贴现利率下调幅度作出规定。与普通票据办理再贴现相比,办理绿色票据业务增加了认定环节,需要收集大量的材料,增加了经办人员的工作量,但是商业银行的盈利却不变,直接导致商业银行积极性不高。
 
2. 绿色票据认定不完全准确
 
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经办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对绿色票据的认定政策理解存在差异,在认定绿色票据时不可能做到完全准确,人为进行判断操作难度大,容易出现错误。在认定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按照同一种认定标准,有的行认定是,有的行认定不是。有时会出现《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范围过大,商业银行经办人员无法将某种产品进行准确归属。有的票据经过多次背书后,参与主体增多,交易关系变得复杂,增加了认定的困难。
 
3. 绿色票据认定效率不高
 
绿色票据的认定需要审查企业的主营业务情况、是否受到环境违法处罚、购销合同和发票,它们都是通过影像上传给商业银行。由于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系统没有嵌入对交易关系的精准识别技术,只能依靠经办人员逐笔识别和录入信息,增加了经办人员的工作量,导致认定绿色票据的效率不高。
 
4. 绿色票据流通渠道不畅
 
目前,一些地方和少数商业银行对绿色票据业务进行了有益探索,如江西省制定了《江西省绿色票据认定和管理指引(试行)》,公布了2021年江西省绿色票据主体企业名单。工商银行将能够办理工银i绿贴的绿色产业客户划分为两类。由于各地区和商业银行认定绿色票据的标准不完全一致,不具有权威性,确定的绿色企业主体名单难以在别的地方得到认可,极大地制约了绿色票据的流通范围。
 
5. 绿色票据新风险点增多
 
绿色票据业务不仅具有传统票据业务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合规风险,更为重要的是增加了其绿色属性带来的“洗绿”、“漂绿”风险,这需要引起银行的高度重视。
 
四、推动绿色票据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一)做好绿色票据顶层设计
 
1. 加快制定绿色票据认定标准
 
主管部门要吸取各地试点开展绿色票据认定取得的经验和教训,从签发和贴现两个环节入手,遵循容易识别、容易操作等原则制定全国性绿色票据认定标准和明确的认定流程,使绿色票据认定具有权威性和通用性,破解绿色票据流通不畅的难题。
 
2. 健全评价激励机制
 
主管部门将绿色票据业务开展情况纳入对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范围,评价结果与再贴现的使用挂钩,为商业银行开展绿色票据业务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引导商业银行提高运用再贴现资金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的积极性。
 
3. 出台优惠的配套支持政策
 
主管部门要及时出台对绿色票据贴现利率、再贴现额度和利率给予优惠的支持政策,充分调动商业银行、企业等票据市场参与主体开展绿色票据业务的积极性。
 
4. 完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
 
企业要主动披露环境信息,不得弄虚作假。将企业环境违法违规信息纳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商业银行办理绿色票据业务提供认定依据。
 
(二)开发绿色票据业务模块
 
1. 全生命周期管理绿色票据
 
在新一代票据交易系统中增加相对独立的绿色票据业务模块,对绿色票据开展全生命周期管理,全程处理绿色票据的各类业务,统一管理绿色票据业务数据,有利于绿色票据的准确认定、成熟定价和有效监管。
 
2. 运用区块链技术提升认定效率
 
区块链具有不可篡改和可追溯性的特性,将其运用到绿色票据业务模块,一旦票据交易发生,便不可篡改,任何对票据进行的操作都有据可查,这有利于商业银行从源头上对票据是否具有绿色属性进行认定,不用担心弄虚作假。同时,使用区块链中的智能合约,通过编程来抓取交易关系中能够准确认定绿色票据的关键信息,减少人工失误,提高认定效率。
 
(三)提升绿色票据风控水平
 
1. 优化风险控制流程
 
商业银行要运用大数据技术建立贯穿整个绿色票据业务过程的风险控制流程,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对绿色票据业务风险的防范措施进行优化,大力提高风险防范水平。
 
2. 强化风险监管实效
 
主管部门要实现对绿色票据业务的穿透式监管,提高监管有效性。要定期检查商业银行绿色票据认定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绿色票据认定结果的准确性,防范绿色票据的“洗绿”、“漂绿”风险。
 
(四)加强绿色票据营销宣传
 
商业银行要主动发现绿色产业客户群体,向其积极营销绿色票据,介绍使用绿色票据的优势、作用和可以享受的优惠政策,让绿色产业客户喜欢和使用绿色票据,及时向银行报送真实完整的认定材料,配合商业银行做好绿色票据的认定工作。
 
作者:邓涛,中国人民银行抚州市中心支行
 
原文《双碳背景下绿色票据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对策》全文将刊载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主办《中国货币市场》杂志2023.02总第256期。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