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双碳 > 全球灾害频发与生态环境恶化 详情

全球灾害频发与生态环境恶化

2022-07-04 13:12:32
生态与环境继续恶化,带来的问题日渐突出,人口爆炸、资源枯竭、能源匮乏、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成为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失调,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政治经济问题。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全球森林资源已失去了一大半,荒漠化程度增加,土地退化等一系列问题加剧,自然界破坏严重,生态系统功能减弱,影响人类生存。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地球上每分钟有2500平方米森林被毁掉。近30年来,每年森林被砍伐的面积为800万公顷,全球森林正在以平均每年4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全球大气污染加剧,悬浮颗粒物、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碳、氮氧化物、铅等污染物质增加。人类过度消耗各种矿产资源,按照传统的消耗量计算,世界石油仅够维持50年,煤、天然气仅够开采200~300年。近年来,全球极端气候灾害频发,2022年和今后数年,全人类或将面临更大的生态灾难,包括极寒天气、极热天气,一些国家频发水灾、火灾、旱灾、风灾、雪灾、蝗灾,气候问题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已成为国际社会为之困扰的两大难题。
 
气候环境恶化导致极端灾害。近期,中科院发布全球首份2021年全球海洋变暖报告:2021年全球海洋温度普遍升高且南大洋、地中海等海域均创下历史记录,这些现象都将引发更大的灾难。海洋变暖后将直接影响地球南北极的冰川融化,且还会迎来海平面的上升以及雨水天气。2022年拉尼娜现象已经形成,中东太平洋沿岸的海水温度在下降,湿气流北上,气候降温幅度很大。汤加国2022年初火山爆发,超过了1991年菲律宾火山大爆发的规模,火山岩冲高到太空2万米,覆盖近几万平方米的海平面,造成的海啸影响非常巨大。距离此地500公里外的斐济岛,出现了高1.5米的海啸,即便是在遥远的美国西岸海水也上涨了0.3米。国际有关组织发布的2022年风险报告预计:未来十年,人类将迎来频繁不断的极端天气、多种生物濒临灭绝且生态系统面临崩溃。
 
日本的福岛核污染与后续处理,将继续对整个世界经济、政治和人类生存环境产生重大影响。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县附近海域发生9.0级特大地震,地震引发的巨大海啸袭击了福岛第一核电站,造成核电站1至3号机组堆芯熔毁,这是自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之后最严重的核事故。到2022年,日本3·11大地震已经过去了11年,但福岛核事故的影响仍在持续,核电站内的储罐总共可容纳137万吨核污染水,已使用了95%的储存空间,预计2023年将全部装满。据日本国际核退役研究所推测,在核事故中熔化的燃料棒和压力容器内的其他物质混合起来的核残渣,总重达880吨。福岛第一核电站计划2023年春季开始,将向海水中排放核污染水,核污染水含有铯、锶、氚等多种放射性物质。按照日本政府和东电给出的排海方案,核污染水排放将持续30~40年。
 
面对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条件的挑战,大多数风险尚没有形成国际共识与行动方案,但在减碳方面取得了难得的进展。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碳中和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主要国家和地区先后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定》等旨在控制气候变化的协定。据能源与气候智库(ECIU)统计,全球132个国家及地区提出碳中和目标。2020年,中国向世界作出庄严承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根据英国非盈利机构“能源与气候智能小组”(The Energy and Climate Intelligence Unit)的统计,目前国际上有126个国家和欧盟以立法、法律提案、政策文件等不同形式提出或承诺碳中和目标,其中苏里南、不丹两个国家由于低工业碳排放与高森林覆盖率符合要求,已实现了碳中和目标。
 
作者:陈文玲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 文章来源:长安街读书会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