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双碳 > 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 详情

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

2022-06-20 14:51:08
  近日,银保监会印发《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要求银行保险机构从战略高度推进绿色金融,加大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支持,防范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提升自身的环境、社会和治理表现。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也表示,下一步,会着力健全绿色金融体系顶层设计,推动中国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进一步强化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开展碳核算,稳步推进气候风险压力测试。这些举措将有效推动我国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
 
  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所提供的金融服务。近年来,我国发展绿色金融取得了显著成效。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近16万亿元,同比增长33%;截至今年3月末,绿色债券余额约1.3万亿元,同比增长36%。但也要看到,由于在标准体系、融资结构等方面的问题,当前绿色金融发展仍然面临不少难点。进一步推动绿色金融创新发展,须多措并举、稳妥施策——
 
  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让市场主体准确把握“绿色”的涵义,是绿色金融规范发展的前提。近年来,金融管理部门不断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目前《绿色债券的支持项目目录》《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环境权益融资工具》《碳金融产品》等绿色金融标准已经发布,还有10多项标准进入了立项或征求意见环节,涉及环境、社会和治理评价以及碳核算等多个重点领域。下一步,应继续高标准推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制定科学有序的标准研制实施路线图,注重绿色金融标准的协调。
 
  强化金融机构监管和信息披露。目前,部分金融机构参与信息披露的意愿不足,披露信息不准确、缺乏可比性等问题较为突出。只有金融机构对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的相关信息充分披露,社会各界才能明确哪些项目是真“绿色”。此次发布的《指引》,要求银行保险机构加强内控管理和信息披露,建立绿色金融考核评价体系,落实激励约束措施,完善尽职免责机制。这将推动金融机构、证券发行人、公共部门分类提升环境信息披露的强制性和规范性,有利于绿色金融持续有效开展。
 
  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提升绿色金融业务回报,是推动绿色金融市场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民银行创设的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带动了更多社会资金投向绿色低碳领域。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末,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已支持金融机构发放碳减排贷款2300亿元,带动年度碳减排4000多万吨二氧化碳当量。通过绿色金融业绩评价、贴息奖补等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增加绿色资产配置、强化环境风险管理,将提升金融业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能力。
 
  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以扎实举措厚植绿色金融发展土壤。下一阶段,金融管理部门应积极推进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标准体系建设,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发展多样化金融工具,深化绿色金融地方试点和国际合作;金融机构应将环境、社会和治理要求纳入管理流程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开展绿色金融体制机制创新。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绿色金融必将更加有力有效支持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