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适应气候变化区域格局——《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
2022-06-14 14:42:40
考虑各地气候变化、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不同,兼顾气候特征相对一致性和行政区域相对完整性原则,推动构建全面覆盖、重点突出的适应气候变化区域格局。
构建适应气候变化的国土空间
统筹考虑自然资源分布、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气候适应能力,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充分考虑气候要素,加强气候资源条件、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科学有序统筹布局农业、生态、城镇等功能空间,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及各类海域保护线。加强气候影响、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信息与国土空间信息融合,丰富全国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完善和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全面提升不同主体功能区的适应能力,保障国土空间安全。城镇空间以降低人口、社会经济和基础设施的气候风险为重点,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提升城市气候风险防控能力。农业空间以增强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为重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应。生态空间以保护生态环境、增强生物多样性、提供生态产品供给为重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强化区域适应气候变化行动
东北地区适时调整作物品种布局并适度北扩,辽南地区适当提高复种指数。防控病虫害北扩。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建立黑土地保护长效机制,巩固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地位。统筹规划重点水源与水资源配置工程,缓解中西部缺水。加强生态修复与林草防火,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珍稀候鸟栖息湿地。发展生态旅游,建成全国最大避暑及世界级冰雪旅游目的地。针对春旱夏涝、冬季极寒、西部风沙和台风路径奇异等灾害新特点,加强监测预警,提高风险管控能力。根据冬季变暖程度调整建筑和交通工程布局,修订技术标准。
华北地区 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要求,建设节水型社会,开发利用非常规水源,推进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改善水生态环境。加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预警,完善应急预案和响应,修订防灾工程技术标准,提高防洪排涝和调蓄抗旱能力。推广节水灌溉与农艺,防控有害生物入侵蔓延,构筑农业减灾与适应技术体系,建成黄淮海平原高产优质农产品、全国最大绿色食品加工制造和优质口粮供应基地。加强气候变化健康影响监测,防控媒传疾病北扩。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区应急管理机制。牧区强化草畜平衡管理,加强草地防火和鼠虫害防治。统筹推进林草植被恢复、京津风沙源综合治理等重点任务,建成生态农牧业与旅游产业体系和生态屏障绿色长城。
华东地区 坚持科学规划城市群布局,健全基础设施,提高蓝绿空间占比,创建气候适应型社区,建设韧性宜居城市。提升台风、内涝、热浪、寒潮、龙卷风与风暴潮监测预警和应急防范能力,推广以水调温减轻高温热浪危害的经验。提高海岸防护标准,控制人工岸线扩张,防控近海赤潮、海水侵蚀与咸潮上溯,提高应对海平面上升与海洋灾害能力。实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提高黄海滨海湿地与海草床、东南沿海红树林与珊瑚礁保护水平。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适度扩大双季稻种植,减轻越冬作物湿害与夏季水稻热害。提高海洋经济活动、交通、旅游等气象安全保障水平。
华中地区加强山区水土保持与水利建设,提高水体及蓄滞洪区联合调度能力,平原加固堤防,清除行洪障碍,完善排灌系统和应急预案。调整建筑物供暖、制冷和劳动保护标准,城市实施立体绿化覆盖,改善住宅隔热、通风与遮荫。适度退田还湖,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双季稻适度北扩,山区发展立体特色林果,建成南方最大粮油渔高产优质基地。完善疾病防控体系,防控血吸虫等媒传疾病与有害生物北扩。加强脆弱人群气候敏感疾病发病条件监测预警和气象舒适度预测,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华南地区 加强气象与海洋灾害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和防护设施建设,减轻台风、风暴潮与赤潮危害。实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保护南海自然岸线、红树林、珊瑚礁与海洋生物多样性。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湾区现代气象业务、服务、科技创新和管理体系并辐射整个华南地区。监控登革热等媒传疾病与生物入侵,加强高温热浪预警与脆弱人群保护气象服务。推广循环高效生态农渔模式,扩大冬种农业生产,建成国际先进种业基地。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与石漠化,适度北扩热带亚热带经济林果,振兴山村经济。发展越冬避寒旅游和滨海海洋旅游。
西北地区 黄土高原巩固水土保持成果,推广集雨补灌、覆盖与保护性耕作,提高水分利用效率,防止出现土壤干层。利用热量增加调整作物品种与播期,发展特色林果。保护秦巴山地珍稀物种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涵养地,打造山清水秀、宜业宜游的美丽宜居乡村。统筹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和城市节水降损。甘新干旱区兴修山谷水库,完善输调水与灌区工程,推进西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全流域统筹水资源开发利用。建成粮食和棉花、瓜果等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提高防沙治沙水平和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因地制宜发展沙产业。加强融雪性洪水、沙尘暴、暴风雪、热浪、冰川灾害(冰川跃动、冰崩、融水等)等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管理。保护生物多样性与自然遗产,发展特色景观、生态与历史民族文化旅游。
西南地区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建立缓冲区,限制人类活动干扰。保护濒危物种,建立种子库和基因库,防控生物入侵,必要时迁移保护,建成世界高水平生物多样性保护样板。根据林线上升调整造林与旱季森林防火部署。恢复岩溶山区植被,综合治理石漠化。加强气候敏感生态脆弱地区特色景观、自然遗产、历史文化与民族风俗保护,建成世界知名生态与民族文化旅游地。开展农业气候精细区划,发展高效立体农业,以集雨、拦蓄、提水与节水灌溉等小型工程为主减轻高原冬春干旱,建成特色经济作物优势产区。改善城乡基础设施,加强高原山地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建设气候可行性论证,修订工程技术标准。
青藏高原全面加强高原气候系统与生态环境状况监测。加强水源地生态、冰雪灾害与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针对冻土变浅、不稳定和多灾频发,加强气候风险评估与气象保障服务,调整布局与技术标准,确保重大工程与基础设施安全运行。健全高原生态保护体系,建设生态廊道,改善珍稀动物栖息地环境,保护高原生物多样性和藏族生态文化遗产。加强高寒草地保护和气候承载力评估,以草定畜。改善林分结构,防控森林火灾与虫鼠害,综合治理土地沙化与草原退化。调整作物与品种布局,适度扩大河谷平原种植规模和灌溉面积。适度开发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旅游,推广气候敏感产业适应技术,拓宽农牧民生计,加快城市化进程,繁荣发展铁路经济带。
提升重大战略区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区域在区域国土空间规划中深化水资源、气候承载力与环境容量等重要内容,合理配置京津冀人口承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率先实现气候智慧型经济转型。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政策,实施取用水总量红线预警机制,加强京津冀大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推动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协调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衔接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和用途管制要求,严格落实“三线一单”要求。强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预警,加强防灾减灾协调联动。发挥京津冀科技、教育、文化资源优势,引领全国适应气候变化科学研究与技术研发。2035年基本建成国际先进的气候适应型宜居城市群。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区域持续提升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坚持自然恢复为主,统筹推进水系连通、退耕退养还林还湿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程。开展流域水生态系统完整性调查与评价,加强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保障水资源安全,加强长江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配,深入开展水工程联合调度,加强重点河湖生态流量保障监测预警,保障河湖生态流量。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政策制度体系,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加强铁水、江海联运等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和有机衔接,提高支撑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能力。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区域构建粤港澳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强化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开展滨海湿地跨境联合保护。优化城市绿道、森林湿地步道等公共慢行系统,建设环境优美的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完善粤港澳三地灾害会商、信息互通、协同处置机制,重点加强对海平面上升、台风与海洋灾害的协同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扩大珠江上游水库容量,增强枯水季节以淡压咸能力。加强实时高温健康监测,针对不同人群阈值发布高温预警信息,加强气候敏感疾病传播风险监测预警,规划健康行动。统一规划、科学部署粤港澳三地城市绿化空间建设,增加城市湿地、绿地与水体缓解热岛效应。优化城市间高效连接的网络化空间格局,打造充满活力的世界级气候适应型城市群。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区域建立政府间生态环境联合监测、联合执法创新机制,实施城市群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异地开发等行动。加强长三角区域海洋保护地建设,优化生态功能空间布局,提升生态环境品质,打造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加高加固海堤工程,建设黄浦江口防潮堤工程,防止海平面上升淹没,防控咸潮上溯。推进落实区域风险数据共享、预测预警、联防联控和科研协作等联合行动,建立气候变化风险监测与气候治理技术数字平台,完善高温热浪与气候敏感疾病监测应急响应平台。建立健全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应急预案和配套制度,提升专业搜救打捞能力,健全应急联动和社会响应体系。建立长三角协调机制,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引领气候智慧型经济转型发展和气候适应型社会构建。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区域全面实施黄河流域深度节水控水行动,推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精准识别生态空间功能,强化生态恢复和治理,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推动全流域气候变化联网式综合监测评估、精细化预估,深化区域间数据共享与技术合作,提高灾害预警能力。完善公共安全、健康、灾害防范和应急管理等基础设施,做到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范气候返贫,上游地区着力生态保护与水源涵养,开发区域特色产业,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和欠发达地区生态建设。构建流域一体化的交通路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全面推动跨区域协同发展和跨产业衔接。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