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双碳 > 对话梁希:中国绿色金融要自主创新,避免重走西方“漂绿”弯路 详情

对话梁希:中国绿色金融要自主创新,避免重走西方“漂绿”弯路

亚布力内参 / 2022-06-01 14:07:52
来源 |亚布力内参 作者 |章伟升
 
当全球的科学家为阻止气候变暖大声疾呼,公众却常常一脸茫然——气温上升1.5℃、2℃、3℃到底意味着什么,与自己有什么关系?简单理解,它表示地球气候系统不断逼近可承受的极限,更多更强的高温热浪、极寒、洪水、特大暴雨、龙卷风、森林野火,更多物种灭绝,更多传染病……2021年河南郑州特大暴雨是气候变暖后的一次“任性”。
 
零碳转型是人类在气候危机中的集体反省。企业是减碳主力军,而绿色金融是驱动这支大军走向低碳的重要手段之一。碳中和浪潮下,绿色金融成为市场追捧的明星,也被气候行动人士寄予厚望。
 
但是,气候投融资专家梁希在接受《亚布力内参》专访时提醒,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要警惕以减碳之名,行“漂绿”之实。投入碳中和的公共资金,应该让真正产生“额外”气候效益的绿色项目受益,而不是给社会责任表现好的富豪发放救济金。同时,梁希还提到,目前中国企业在减碳上口号喊得多,大部分ESG报告是粉饰橱窗,要真正大规模减碳行动仍然比较困难。他告诉中国企业,不要因为短期的缺煤缺电现象而忽视长期的减碳趋势,否则可能在市场竞争中陷入被动。
 
减碳的同时,适应气候变化也会直接关系每个人的生死存亡。如果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划没有把气候危机纳入考量,损失将是巨大的。在气候适应上,金融和市场力量能扮演何种重要角色,催生哪些机遇?梁希也有创新的思考。
 
以下为《亚布力内参》对话梁希的内容:
 
极端气候正严重威胁城市安全
 
亚布力内参:2022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发出严厉预警,逆转气候灾难的时间窗口正快速关闭,当前必须进一步加大减碳力度。但是,事实上全球不仅没有朝大力减碳的方向发展,反而对碳的依赖再冲新高。在未来,你认为中国城市将面临什么样的气候风险?
 
梁希:现在离实现《巴黎协定》的1.5 ℃温控目标,时间窗口只剩十年左右,也有科学家认为只剩五年。
 
对于1.5℃以内的温控目标而言,全球碳预算已经所剩无几——大约只剩下4000多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当量。按照当前全球碳排放速度(每年近500亿吨)计算,不到十年全球碳预算就会用尽。
 
因此,未来极端气候现象肯定会越来越频繁,并威胁城市安全。最近我去地方气象部门交流,他们表示过去20年极端气候现象明显增多,降雨尖峰值不断提高,气象预测也变得越来越困难。
 
亚布力内参:如果气候变暖速度最终未能控制住,温升突破了1.5 ℃,甚至上升2℃、3℃,会带来什么后果?
 
梁希:目前基本只能相对准确地做短期的气象预测,长期气候变化带来的后果还难以预测,例如温升1.5℃究竟有多大影响,上升到2℃又会怎么样,还没有强共识。宏观维度上有一些预测,具体到城市、社区的气象预测就比较困难。但提前防范气候变化变得越来越紧迫,去年郑州不会料到,往常一年600多毫米的降雨量,突然在几天内降下来,因此没有预先做好准备。
 
亚布力内参:郑州可能不是孤例,中国大多数城市对适应气候变化的认识和准备,还远远不够。
 
梁希:对。像郑州、兰州,以前不太可能有强降雨,今后在如此严峻的气候变化形势下,城市应该如何应对,是新的研究课题。中国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包含气候适应章节,但城市气候适应工作还没有被列为优先事项。
 
亚布力内参:中国许多城市的排水系统,只是按照一年一遇的常规降雨标准设计。考虑到去年郑州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事件,未来气候灾害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强,应该提前将基础设施的可持续性纳入考量。
 
梁希:需要把基建气候适应能力考量进去,然后制定一套标准,推出一批示范工程。现在国家为了刺激经济,考虑全面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如果政府能从防范风险的角度,提前加强基础设施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也会有利于城市招商引资。如果新建基础设施和楼宇没有考量未来二三十年的气候风险,将来损失和重复投入可能比较大。
 
亚布力内参:应该将城市气候适应能力,作为政府打造营商环境的关键指标。如果一座城市的气候风险高,或者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弱,企业家的投资甚至人身安全就没有保障,最终影响城市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目前中国对气候适应与营商环境关系的研究,处在什么水平?
 
梁希:相比发达国家而言比较滞后。首先,“双碳”目标提出之前,大家对适应气候变化不够重视,真正的投入力度远远不足。现在,一方面有了“双碳”目标这个大背景,另一方面政府绩效的考核与灾害应对水平关系越来越紧密,因此我们看到每个城市非常重视应急、气象、防灾减灾。但在技术、资金、专业和体制机制上,如何更科学合理地规划、推进这些工作,还不是特别清晰。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