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双碳 > 碳市场是助推“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机制 详情

碳市场是助推“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机制

2022-02-25 16:25:45
以市场化方式推进社会减排
 
碳市场以碳配额为主要商品进行交易,是最直接关联碳减排的市场机制安排。碳 排放权交易(以下简称“碳交易”)的概念最早出现在 1997 年 12 月日本东京签订 的《京都协议书》。《京都议定书》将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二氧化碳、甲烷、全 氟化物、六氟化硫 6 种气体确定为温室气体,并将温室气体排放权称为“碳排放权”。 碳市场交易的基本逻辑是政府对一个或多个行业的碳排放实施总量控制,并向控排主 体分配碳排放权配额(以下简称“碳配额”),控排主体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将政府 发放的配额用于自身减排义务抵消或进行交易。在该机制下,碳排放权被赋予特定产权,具备了可转让和交换的商品属性,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碳排放的额度化、资产化和 市场化,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
 
碳市场承担引导经济社会低碳化发展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组成部分。随着世界各国和地区相继提出碳中和时间表,并选择市场机制作为 减缓温室气排放的政策措施,碳市场之间的链接成为未来国际碳减排合作的一种可能趋势,碳市场主要具备三种功能。一是提供碳定价机制,具有价格发现的功能。碳价 格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所有关于碳排放权交易的信息,包括碳排放权的稀缺程度、交 易风险和污染治理成本等,将有助于引导企业实施碳减排应对气候变化;二是风险管 理和风险转移功能。碳市场为广大市场参与者提供丰富的碳金融工具和交易策略,市场参与者可根据风险敞口和个人需求有选择性地进行风险管理和风险转移;三是提升 企业减排积极性,降低社会减排成本。碳市场运行机制下,碳配额成为一种可交易的 无形资产,兼具商品和金融属性,社会减排成本逐渐向企业内部转移,同时实现市场 机制下社会总体减排成本的最小化。
 
基于配额与基于项目的交易机制
 
碳市场按照功能定位可以分类为一级市场(发行市场)和二级市场(交易市场)。 一级市场上碳排放权的供给是政府通过法律、行政手段创造出来的,供给主体是政府, 市场产品主要是碳配额和减排量两类基础碳资产,当碳配额或减排量完成注册登记程 序后,就成为持有机构能够正式交易、履约和使用的碳资产。二级市场上碳排放权的 供给是企业的减排行为获得的,供给主体是控排企业,市场产品主要是碳资产现货和碳金融衍生产品。碳排放的一级市场主要履行碳排放控制功能,二级市场主要履行碳 排放权定价功能。
 
碳市场按照运行机制可以分类为基于配额的交易和基于项目的交易。基于配额的 交易遵循“总量-交易”原则,即对碳排放进行总量控制和配额交易,主要交易市场 有欧盟(EU ETS)、美国区域温室气体倡议(RGGI)以及中国碳交易试点等,基于 配额的交易以政府分配给企业的碳排放配额作为基础产品;基于项目的交易遵循“基 准-交易”原则,对国家间合作的减排项目设置减排基准,以项目实现的减排量进行 交易,通常以期货方式预先买卖,主要交易形式包括清洁发展机制(CDM)下的“排 放减量权证”和联合履行机制下的“排放减量单位”,基于项目的交易以核证自愿减 排量作为基础产品,在碳市场中核证自愿减排量可以按照抵消比例替代碳排放配额, 例如中国碳市场规定 CCER 可以 1:1 替代碳排放配额,即 1 个 CCER 等同于 1 个碳 排放配额,可以抵消1 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抵消比例不超过总碳排放配额的 5%。 目前碳市场以基于配额的交易为主体,以基于项目的交易为辅。
 
碳市场有特定的参与主体和产品
 
碳市场参与主体是碳市场的核心,各方参与主体在碳市场发挥的作用各不相同。碳金融市场参与主体包括交易双方(包括控排企业、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第 三方中介、平台及监管部门等。
 
碳金融产品是碳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碳金融产品是传统金融产品在碳市场 的映射,主要可以分为交易工具、融资工具和支持工具三大类。交易工具包含碳期货、 碳期权、碳远期、碳掉期、碳指数交易产品、碳基金、碳债券等碳金融产品;融资工具包括碳质押、碳回购和碳托管等产品;碳市场支持工具包括碳指数、碳保险等产品。 针对不同的碳金融产品:一是从市场需求度来看,碳期货、碳期权是碳金融的核心; 二是从规模带动力来看,碳期货具有较强的规模带动力;三是从市场发育度来看,碳 期货、碳基金、碳债券和碳远期发育度最高,而碳期权、碳掉期和碳指数仍有很大的 完善空间;四是从风险可控度来看,碳期货、碳期权、碳基金和碳债券对风险的控制 程度较好,而碳掉期、碳远期和碳指数仍需完善风险控制机制。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