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双碳 > 多位专家探讨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政策工具 详情

多位专家探讨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政策工具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CMF / 2021-05-28 11:42:07
张永生认为, 碳达峰、碳中和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概念,需要的政策也是不一样的。碳达峰是在传统工业模式下自然出现的结果,而碳中和则意味着现有经济运行的基础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需要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型。在政策工具包方面,最重要的是解决战略认识的问题:一是信心问题;二是碳中和的时间窗口;三是路线图;四是实现机制。从传统的发展模式跳跃到绿色发展的新模式,需要以下几个条件:一是政府要下决心,要有远见卓识,并采取政策行动;二是要有新的市场约束条件;三是形成稳定市场预期。中国要实现碳中和有两种方式,一是低碳低中和,二是高碳高中和。之所以提出“双碳目标”,要解决的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碳只是其中一个维度,高碳高中和的方式最终会带来很多副作用,不可能解决根本问题。具体政策主要有两大方向:一是促进低碳新经济发展;二是要特别重视转型的公正。现在我们讨论如何实现“双碳目标”,其实“双碳”本身不是目的,可持续发展才是根本目的。因此,“双碳目标”本身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根本目的的政策工具,设立“双碳目标”最大的作用是倒逼改革和经济转型。
 
张希良认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经济社会进行深刻的变革,需要能源系统进行革命性转型,这些不可能自动实现,在这方面存在着市场失灵问题,所以要引入一些政策工具,促进经济社会的变革和能源系统革命性的转型,在这方面是存在着广泛共识的。具体的政策工具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命令控制型政策,如能效标准、建筑标准等;二是基于市场的政策工具,包括税收、碳税、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三是public  research development  support(公共研发支持),在技术研发方面也需要一些政策工具。在中国,几种不同类型的政策都有所应用,而且在不同时期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目前更需要两类政策:一是碳定价政策;二是技术研发、公共研发政策,在这方面政府的作用非常大。如果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角度来讲,要将不同的路径和措施进行比较,才能使我国低成本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所以技术研发和科技支撑非常关键。未来碳税和碳市场二者之间并不是对立的。在固定源方面,引入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和碳市场,会在未来形成一个明确的碳价,但是对于其中的移动源,也可以适当引用碳税,已经存在的碳价为我们确定碳税的税率也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李俊峰认为,在政策工具方面,首先要有一个既定目标或者远景目标。远景目标可以定得比较高,我们共同朝着这个目标不断迈进。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调整政策。从世界各国来看,拥有碳市场的是极少数国家,另外一些政策似乎起到了更为重要的作用,比如能源总量控制、节能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等,这些政策在推动发展转型方面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另外,在制定政策时一定要想到,创新是在不确定性和竞争条件下出现的,如果过度确定就有可能扼杀竞争。在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我们提供远景目标,大家发挥各自的特长和特点,从而找出突破路径。在碳定价方面,我们要十分小心。如果过分强调价格引导,特别是对未来不确定的价格进行引导时,就可能会扼杀创新,阻碍技术进步。市场是自发形成的,如果依靠政府来设定一个市场,那么这种市场很可能就是不完善的。我们在考虑政策工具设计时,一定要实事求是,而非人云亦云,要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我们的发展方向。
 
林伯强认为,第一,能源领域是碳中和的主要抓手,但碳中和不仅涉及这一个领域,它实际上是一个系统性问题,今后的政策工具肯定是系统性的政策工具。第二,有了碳中和这个时间点,基于碳中和再考虑碳达峰,含义就会完全不同。目前考虑碳达峰布局,一定要把时间点搞清楚。2060年全国要实现碳中和,全国范围内是否在2050年左右就要大体实现?部分城市是不是在2040年就要全部实现?确定了时间点,各行各业、各地区才会有一个优先级排序,容易推进的先推进,不容易推进的靠后推进。第三,碳中和已成为一个热门课题,现在各行各业都在推进,专业人才不断增加,金融、财政等领域的工作者都开始涉猎这个行业,人多力量大,更多相关的政策工具会在争议、讨论、创新中不断涌现。目前我们可以从能源领域谈一下短中期比较重要的政策工具,未来的电力系统如何做到像今天这样安全稳定,这的确需要从技术上进行创新,此外还需考虑成本问题,整个电力系统目前没有办法自行消化转型成本,转型成本的承担者主要包括政府补贴、资本市场、消费者等。从某种程度来讲,消费者是最重要的,但消费者买单这件事应该怎么推进?目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马上要开始运行的碳交易市场,二是电价改革。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