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双碳 > 陈巧玲:十四五规划与碳中和愿景 详情

陈巧玲:十四五规划与碳中和愿景

未名宏观 / 2021-04-25 11:06:45
关于十四五规划对于中国能源转型的意义,我主要讲一下规划中三个能源相关指标的看法。
 
第一个指标,能源强度降低13.5%。能源强度是指每生产一单位GDP所需要耗费的能源。过去十年里,中国的能源强度下降了超过30%,主要受益于能源效率的提升,持续扩张的经济,和不断优化的经济结构。西方媒体不断质疑这个能源强度的降低幅度目标不够大。这种质疑有其合理的一面,因为2010-2015年的能源强度降低了17.8%,2015-2020年的能源强度降低了15.7%。但是这种质疑也有其缺乏常识的一面,因为它忽略了能源强度下行过程中的边际收益递减效应。如果把这样的一个降低幅度和美国,日本,和欧盟各国对应历史时期的数据比较,你会发现,还是中国的能源强度下降的更快。
 
第二个指标,十四五规划里面提到到2025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达20%。此前,中国承诺提到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2030年的目标是20%。从这个角度来说,“十四五”规划真真切切地展示了中国加速能源转型的决心。
 
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计算:假设到2025年,中国能够实现非化石能源占比20%这个目标的话,它意味着非化石能源的消费的年增速将会超过9.1%,这意味着将有一个巨大的市场诞生。未来五年中国新增的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超过英全年的能源需求总量,远大于西班牙或土耳其一年的能源消费总量。
 
第三个指标,“十四五”规划里提到,到2025年碳强度降低18%。碳强度就是指每生产一单位GDP所需要排放的二氧化碳的数量。假设未来五年,我们的GDP以平均每年5.5%到6%左右速度增长,如果五年后碳排放的强度降低18%,它意味着这五年内,中国的碳排放将以至少1.6%的年增速继续上升。换句话说,2025年之前中国不太可能碳达峰。业内估计全国而言更有可能会在2027或者2028年左右实现碳达峰。
 
(资料来源:本文是作者在4月11日“后疫情时期的中国经济安全——《中国经济安全展望报告2021:疫情冲击下的中国经济安全形势》发布会暨学术研讨会”发言的整理稿,已经作者审定)
 
作者简介:陈巧玲,英国石油(BP)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博士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