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报 / 2020-10-26 11:30:34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听取“十三五”规划实施总结评估汇报时指出,“十三五”规划实施顺利,主要指标总体将如期实现,重大战略任务和165项重大工程项目全面落地见效,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即将胜利完成。
经济日报 / 2020-10-26 11:20:23
考量事物,时间会给出答案。一个又一个5年,浇筑成量度中国伟大征途的里程碑,记录着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新篇章。
云南日报 / 2020-10-23 10:12:24
10月22日,省委书记陈豪率队到楚雄彝族自治州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科学谋划“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做强做优支柱产业,不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凝心聚力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中金公司 / 2020-10-23 10:08:54
展望2021-2025的“十四五”期间,我国的内、外部环境和发展重心相较“十三五”期间既有延续,也有改变。根据当前中国的发展阶段及内外部环境,并基于中国提出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我们预期十四五规划可能有如下八个方面的侧重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20-10-23 09:38:41
从当前国内国外形势变化、官方释放的信息来看,或可预判到“十四五”规划中的一些重点议题。像疫情全球大流行加剧外部环境变化,大国之间博弈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对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等对我国变得更为迫切。
苏宁金融研究院 / 2020-10-23 09:33:25
最近,国家正在研究制定“十四五”规划,对未来五年中国社会经济、人民生活、政府治理等领域的发展进行统筹规划。预计,十四五规划将在10月26日-10月29日的中共中央五中全会宣布。
经济日报 / 2020-10-23 09:24:12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回眸“十三五”,展望“十四五”,我国未来5年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
中金点晴 / 2020-10-23 09:20:17
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对全球造成了经济冲击,生产、消费端均出现停滞,预计对实现“十三五”的总体经济增速目标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在全球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中国在“十三五”时期提出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即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已经初见成效。“十三五”规划前四年,我国基本已经进入中高速发展阶段,发展速度基本符合预期
红星新闻 / 2020-10-22 11:13:47
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这是继今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部署之后,对该经济圈的再提升和再部署。
中国环境报 作者:张建宇 / 2020-10-22 11:11:04
“十四五”规划作为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要在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的基础上,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王昌林 / 2020-10-22 11:00:41
制定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重要体现。从1953年开始,我国已经编制实施了13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五年规划[计划]”),对我们创造出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发挥了卓有成效的作用。
河南日报 / 2020-10-21 10:16:59
2020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并在随后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联组会、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多次强调其论述。
中信证券研究 / 2020-10-19 09:12:38
“十三五”以来,消费市场规模不断壮大,消费结构也呈现出线上化、服务占比提升等特点。在构建“双循环”新格局的推进下,“十四五”期间的中国消费市场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消费升级将呈现出五大趋势
2020-10-19 09:10:11
“十三五”期间,我国全面培育新动能,为新旧动能转换打下基础,我国在信息技术、高端制造、汽车、新材料等领域已经取得长足进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也取得一定成效,不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金融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一系列改革举措取得了不错效果。
新华日报 / 2020-10-16 15:02:50
“十四五”期间,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要作出适应性调整。建议:一是把握国家战略叠加机遇,更加注重发挥经济内循环作用。完善省域开放格局,从区域统一市场的培育入手,提高内部开放程度,提高资源流动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