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十五五规划编制 > “十五五”时期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及方向 详情

“十五五”时期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及方向

经济形势报告网 / 2025-03-12 13:59:22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十五五”将是我国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因此,做好2025年经济工作至关重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做好2025年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强调“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保证”,首次系统提出“五个统筹”,明确“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调“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明确“明年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保持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要求“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
 
尽管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支撑我国经济韧性的增长面临全球经济下行、通胀下行、贸易战、货币政策、地缘冲突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我国结构性改革所面临的压力加大、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必须看到,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2025年实现5%的GDP增速目标虽然不易,但还是有基础、有条件、有支撑。
 
“十五五”规划期间,我国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在国内方面,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升级与转型加速推进,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绿色发展成为重要方向,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继续实施。在国外方面,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中美博弈加剧、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整、国际科技竞争加剧以及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等因素将对我国高质量发展带来挑战。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是二十届三中全会之后的第一个政府工作报告,特别强调了“标志性改革举措”和“改革牵引作用”,体现出全面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改革精神的基调。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要坚持和落实 “两个毫不动摇”,政府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用服务的暖心增强企业的信心。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主要包括“实施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指引”和“加快建立国有企业履行战略使命评价制度”,将以政府指引、市场推动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持续有效推进,这实际上是“十四五”规划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预计也将成为“十五五”规划的重要任务,及早谋划“十五五”重大项目。
 
2024年7月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强调了市场经济体制、新质生产力、全面创新、宏观经济治理、城乡发展、对外开放、生态环境以及社会保障等多个领域的改革工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战略和规划司两次进行了“十五五”研究课题征集,研究主要聚焦我国经济走势、科技革命、数字经济、产业新赛道等重大宏观问题以及医药卫生、职业教育、城乡建设、环境污染等专业领域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结合《决定》、国家发改委“十五五”研究课题公告以及相关政策文件,我国“十五五”时期发展重点主要包括以下10个方面。
 
一是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在新的历史时期,要以创新为牵引实现发展模式升级,加强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氢能等未来产业布局,通过产业创新推动经济结构更迭,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重大产业创新项目管理模式,夯实微观基础,以制度创新破除体制机制藩篱,强化根本保障。
 
二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型工业化重点在于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三大方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高端化转型方面,着力构建产业创新生态体系,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布局,促进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发展,推动优质生产要素向高端产业和高附加值环节流动;智能化转型方面,运用数字技术为传统产业赋能,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壮大数据要素市场,推动新技术扩大应用;绿色化转型方面,发展节水产业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节能降碳,促进新型储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增强新能源消纳能力。
 
三是消费与投资并重,着力扩大国内有效需求。消费领域,要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以及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提升居民消费意愿,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降低老百姓的预防性储蓄倾向。投资领域,一方面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民生公共服务领域投资补短板;另一方面是加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等领域投资,带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城乡生产生活条件改善。
 
四是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全面发力、多点突破。
 
五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继续发挥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等新增长点,促进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健康发展。加大引资力度,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六是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推进户籍相关制度改革,实施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试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管理,加快各类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高效流通。优化城市布局,加快探索“收缩型城市”新发展模式。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优化住房供应结构,鼓励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尤其是长租房市场发展。全面提升城乡基础设施水平,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七是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着力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促进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协同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村制度创新。
 
八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推进产业、能源、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绿色转型发展。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发展新型储能,促进绿电使用和国际互认。
 
九是积极应对老龄化和少子化。加快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优化教育结构,提高国民平均受教育水平,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的养老体系,把稳就业尤其是稳定青年群体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持续培育和释放“人口质量红利”。
 
十是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各方面改革举措相互耦合,加快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完善覆盖全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公共服务优质化水平,制定生育支持政策,加强城乡社会救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延伸阅读
 
今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做好‘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谋划工作”。按照惯例,我们拟选取12个重点主题,邀请相关中央部门专家和学者,结合该领域近年来的主要政策动向进行权威全面深入的政策思路和重大举措分析,服务有关方面编制“十五五”规划、更好理解把握未来五年的政策走向与重点,也欢迎有关企事业单位定制专题研究报告。每篇报告约8000字。主题如下。
 
第一篇:“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研究
第二篇:“十五五”时期我国国内发展主要阶段性特征研究
第三篇:“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主要目标和指标预测研究
第四篇:“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挑战研究
第五篇:我国科技创新面临的趋势特征及政策思路研究
第六篇: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趋势特征及政策思路研究
第七篇:我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及监管的政策思路研究
第八篇:我国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政策思路研究
第九篇:我国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政策思路研究
第十篇:我国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政策思路研究
第十一篇:我国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体制的政策思路研究
第十二篇: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思路研究
 
资料订阅
 
电话:张老师 010-86390675 18618293457    邮箱:zhonghongguoyan@qq.com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