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 我国对金融体系的改革要求
经济形势报告网 / 2021-10-12 14:49:45
据了解,截至2020年末,我国金融业总资产达353.19万亿元,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为319.74万亿元,规模居全球第一,保险业总资产23.3万亿元,居全球第二。沪深两市股票总市值79.72万亿元,债券市场总规模116.72万亿元,均居全球第二,期货市场成交额达437.53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一。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对金融体系改革提出,一是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加快完善中小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治理结构,规范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增强金融普惠性。二是改革优化政策性金融,强化服务国家战略和规划能力。三是深化保险公司改革,提高商业保险保障能力。四是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深化新三板改革。五是完善市场化债券发行机制,稳步扩大债券市场规模,丰富债券品种,发行长期国债和基础设施长期债券。具体来看,“十四五”时期要以强化公司治理为核心,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更好服务小微、民营企业。从完善制度入手,支持中小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持续健康发展,形成各类银行公平竞争的银行体系结构。改革优化政策性金融,实施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分账管理,提升支持国家战略的能力。改善融资结构,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和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其中,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发展资本市场是金融体系改革的重中之重。
(一)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注册制改革是资本市场改革的“牛鼻子”工程,也是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核心举措。率先实行注册制的科创板,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成果。2020年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与营业收入之比的中位数为9%,研发人员占公司人员总数的比重平均为28.6%,平均拥有发明专利104项,均高于其他板块。科创板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59%,明显高于全市场整体水平。预计今年将稳步在全市场推行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同时,全面带动发行、上市、交易、持续监管等基础制度改革,督促各方归位尽责,使市场定价机制更加有效,真正把选择权交给市场,支持更多优质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发展。
(二)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形成适应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企业差异化融资需求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增强服务的普惠性,增强直接融资包容性,是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关键。“十四五”时期要科学把握各层次资本市场定位,完善差异化的制度安排,畅通转板机制,形成错位发展、功能互补、有机联系的市场体系。深化新三板改革,提升服务中小企业能力。稳步开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制度和业务创新试点,规范发展场外市场。积极稳妥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健全风险管理机制,拓展市场深度、增强发展韧性。
(三)丰富直接融资工具。一是债券市场是筹措中长期资金的重要场所,对于推动形成全方位、宽领域、有竞争力的直接融资体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推进债券市场创新发展,完善债券发行注册制,深化交易所与银行间债券市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进一步支持银行参与交易所债券市场。二是加大资产证券化产品创新力度,扩大基础设施领域公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范围。三是扩大知识产权证券化覆盖面,促进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四是加快发展私募股权基金。私募股权基金是直接融资的重要力量,截至2020年9月末,登记备案的股权和创投基金管理人近1.5万家,累计投资超过10万亿元,在支持科技创新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十四五”要引导其不断提升专业化运作水平和合规经营意识,鼓励私募股权基金投小、投早、投科技。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