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崔志新 / 2021-06-04 16:02:28
摘要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京津冀地区在产业转移协作、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分工及产业共建共享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同时面临着高端产业定位同构加剧区域资源要素竞争、产业发展梯度差距制约产业承接能力、产业辐射带动能力不足及区域内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融合不充分的发展瓶颈。笔者基于“十四五”时期以创新驱动京津冀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协同发展促进京津冀产业优势互补及以全产业链布局引导京津冀产业合理分工的基本思路,提出完善京津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京津冀产业利益共享机制、提升京津冀产业要素配置效率及强化京津冀产业配套能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十四五”时期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企业海外研发中心发展路径及其NIS效应》(71573292);中国社会科学院产业与区域发展智库课题《京津冀协同发展效果评价跟踪研究》(2020G01);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建设“登峰战略”区域经济学重点项目。
推动产业协同发展是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等区域整体统筹规划印发,加强了京津冀地区对接协作,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做好“十四五”时期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谋划,对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区域整体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取得成效
随着各项改革举措全面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效应逐渐显现,在产业转移协作、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分工及产业共建共享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一)京津冀产业转移协作有序推进
1.京津冀产业疏解转移进展显著。
北京有序引导产业疏解且成效显著。为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北京制定了《北京市工业污染行业生产工艺调整退出及设备淘汰目录》和《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等产业政策,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截至2019年,北京不予办理的工商登记业务累计超过2.28万件;腾退的一般制造业企业累计约3000家。北京通过对外疏解部分不符合城市定位的产业,有效对大都市进行减负,为高精尖产业提供了发展空间。
津、冀两地积极承接疏解产业转移。为有效推进京津冀产业转移,区域内制定了产业转移指南和重点平台建设意见等,明确了“2+4+46”个产业承接平台,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两个集中承载地,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天津滨海新区和张承生态功能区四大战略合作功能区,以及协同创新平台、现代制造业平台、服务业平台和现代农业合作平台等46个专业化、特色化承接平台。其中,天津积极打造“1+16”承接平台,全面推动工业园区综合治理和整合提升,印发《天津市工业园区(集聚区)围城问题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分步治理、“砍掉”265个工业园区,进一步优化工业布局,为承接北京疏解转移产业及打造高水平区域产业链创造良好条件。河北推动精准承接平台建设,出台《关于加快开发区改革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京津产业转移承接平台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等关于开发区改革、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与京、津两地签署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首都功能疏解和重点承接平台建设合作协议》《关于进一步深化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等合作协议,通过外部增量促进本地产业提质增效。2014年以来,天津累计引进北京项目4000余项,投资到位额7000余亿元;河北累计引进北京转入的基本单位7000余个。
2.京津冀产业融合效果明显。
京津冀地区不断完善产业协作机制,促使区域内跨省(市)设立的产业活动单位快速增长,北京对津、冀两地溢出效应逐渐显现。2018年末,京津冀法人单位在区域内跨省(市)的产业活动单位数量达到1.6万家,较2013年末增长1.8倍。其中,北京法人单位在津、冀两地的产业活动单位数量增长225.9%,较津、冀两地分别高108.9个百分点和170.6个百分点。
京津冀地区大力改善营商环境,积极推动北京企业与津、冀两地产业对接协作,促使区域内异地投资不断增长。2015年~2018年,北京在津、冀两地的投资认缴出资额累计超过7000亿元。以产业转移、设立分支机构或分公司等不同形式,推动京津冀产业快速融合。例如,北京医药企业集体向沧州转移,保健品企业向滦南转移,钢铁深加工和石油化工等企业向曹妃甸转移;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设立分支机构累计超过8000家;中国中铁、中铝集团等在天津滨海新区设立分部。
(二)京津冀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1.京津冀产业结构效益稳步提升。
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推进,结构效益稳步提升。2011年~2018年,京津冀产业结构总偏离度由42.55%降至36.76%,下降了5.79个百分点。这表明,京津冀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存在偏离,但总体呈减弱趋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效率有所提高。
京津冀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工业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增速加快,高端化发展步伐加快。2019年,京、津、冀三地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5%、3.8%、10.3%,较规模以上工业分别高2.4个百分点、0.4个百分点、4.7个百分点。其中,北京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24.4%,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津、冀两地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14.0%和19.5%。
2.京津冀现代服务业集聚效应增强。
现代服务业成为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在优化传统工业企业过程中,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基础不断夯实,高技术服务业在京津冀地区的集聚效应持续增强。截至2018年,京津冀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占全国比重为16.8%。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重要增长点,2018年北京现代服务业增加值为18601.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1.3%。北京服务业产业高端化趋势较为明显,且传统服务产业比重有所下降。就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以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所组成的科技信息服务业而言,2018年北京科技信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占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为23.4%,较2013年提升4.5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占比为27.7%,较2013年降低2.7个百分点。天津高技术服务业稳步增长,2018年全市科技信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占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为14.8%,较2013年提升4.9个百分点。与京、津两地相比,河北高技术服务业占比较低,但增速最为明显,科技信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数较2013年增长550.7%。
3.京津冀产业协同创新动能逐渐释放。
创新是促进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新动能,以科技创新为支撑驱动京津冀产业协同创新,积极培育创新型独角兽企业,引导、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京、津、冀三地积极组织产业创新对接活动,三地高校先后组建了9个创新发展联盟,合力打造高水平协同创新平台和专业化产业合作平台,加速工业产业创新转型升级。河北发挥地缘优势,与京、津两地联合共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98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76家。京、津、冀三地强化跨区域创新资源共享互认,推动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服务平台建设。京、津、冀三地共同签署《京津冀科技创新券合作协议》,建立京津冀创新券制度,更好地服务于区域内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快速转化,京津冀地区大力开展科技创新资源对接活动,截至2020年,北京流向津、冀两地的技术合同累计超过2万项、成交额约1410亿元。
(三)京津冀产业分工逐步明确
1.京津冀产业统筹性明显增强。
围绕京、津、冀三地定位,以北京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以天津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示范区和改革开放先行区,以河北为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和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加强顶层设计和三地错位发展,初步形成了北京—研发服务、天津—成果转化、河北—应用制造的协作发展模式,发挥区域创新优势,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促进了三地产业的深度融合。在京津冀产业发展布局方面,北京集中力量做大做强战略新兴产业,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和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高精尖产业发展;天津建成研发制造能力强大的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进一步夯实化工、冶金、电子和汽车等领域支柱产业;河北依托钢铁、石化和装备等领域传统产业优势,大力发展新能源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制造业,以及现代物流和休闲旅游等领域现代服务业。
2.京津冀产业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
从京、津、冀三地重点工业行业看,2019年,北京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占21.1%、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占17.4%、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占11.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占9.0%。天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装备制造业占33.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占18.6%,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占10.9%。河北高端技术装备制造领域增加值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45.0%。
从京津冀规模以上工业行业区位商看,京、津、冀三地产业专业化分工日益明确。北京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包括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以及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天津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包括其他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以及通用设备制造业。河北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包括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纺织服装、服饰业,金属制品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以及农副食品加工业。
(四)京津冀产业共建共享稳步完善
1.京津冀产业园区合作共建势头良好。
园区是推动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大力推进京津冀园区合作共建,共同筹建产业协作的“园中园”“共建园”,有助于区域产业要素有序流动。以中关村“一区多园”为代表的合作共建园区作为推进京津冀产业合作的载体,发挥着引领区域协同创新的重要作用。例如,依托滨海新区先进制造业基础建立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通过集聚创新要素构建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基于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共建产业转移合作和资源共享平台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等等。
进一步发挥京、津、冀三地产业园区跨区域产学研合作优势,建立以高端装备和重化工产业为主导的北京(曹妃甸)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以大健康产业为主导的滦南(北京)大健康国际产业园、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主导的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及以数据中心建设为主导的张北云计算产业园等。通过“结对子”推动京、冀两地区县合作共建园区,建设威县·顺义产业园、沙河·房山产业园及巨鹿·昌平产业园等。
2.京津冀产业共享体制机制逐步完善。
积极探索京津冀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加强区域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出台促进区域协同创新的一系列政策。出台《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转移对接企业税收收入分享办法》,探索利益分配和责任分担机制。印发《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行动计划(2016~2018年)》,强化中关村科技园在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中的引领支撑和辐射带动作用,探索构建跨京津冀科技创新园区链。
大力完善京津冀产业协作发展的体制机制,初步形成税收分成模式、托管或异地监管模式、“飞地”模式、产学研合作模式及依托产业链的全产业链合作模式等。例如,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形成4︰4︰2的利益分配模式,对于入驻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的企业所产生的税收,两地政府分别获得其中的40%,剩余20%作为企业发展扶持资金。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实行整体托管模式,累计入驻企业250余家,研发投入超过1亿元。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对来自北京的医药企业采取由北京延伸监管的异地监管模式,园区企业实施京、冀两地证照互认。唐山在宁河设置“飞地”芦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永清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鼓励企业在北京设立总部或研发中心、在永清设立生产基地,实现北京研发、永清转化的全产业链合作模式。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高端产业定位同构加剧区域资源要素竞争
在京津冀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京、津、冀三地均有发展高端产业的要求,北京充分发挥创新优势发展高精尖产业,天津利用港口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制造业基础发展先进制造业,河北利用腹地优势在夯实制造业的基础上发展高技术制造业。三地对高端生产要素的需求促使高端生产要素快速集聚,加剧了京津冀地区的同构竞争。与京、津两地相比,河北高端产业发展起步较晚、产业基础较弱,高等教育和科研资源稀缺,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相对不足,规划和利用京津冀资源要素的主动性有待加强。目前,京津冀高端产业结构以京、津、冀内部自我循环为主,打破边界的跨区域循环产业相对较少。
(二)产业发展梯度差距制约产业承接能力
京、津、冀三地分处不同的产业发展阶段,分别为后工业化阶段、工业化阶段后期和工业化阶段中期。区域产业配套水平是产业转移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受京、津、冀三地产业梯度落差较大和配套产业基础薄弱等因素影响,津、冀两地产业配套水平与北京转移企业的发展需求匹配度较差,一定程度制约了区域产业承接能力,不利于发展长产业链企业,且难以实现对北京转移企业的逆向吸引。河北经济实力相对偏弱,京津冀地区人才、技术等资源倾向流入京津地区,间接限制了河北高端产业的发展。在承接北京转移企业方面,河北承接了较多的批发零售、物流、蔬菜食品及传统制造等领域的低层次企业。
(三)产业辐射带动能力不足
京津冀全产业链协同发展过程中缺乏优势主导产业,产业链协作关系完整性不足,未能发挥优势产业的对外辐射带动作用。与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相比,中关村科技园的产业创新水平在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领先,但其市场化程度不高、体制机制缺乏灵活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北京对津、冀两地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区域内部实体经济水平作为产业协同发展的关键因素,严重影响着区域增长极外溢效应的发挥。同时,京津冀地区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及现代化服务业过程中,要避免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当前京津冀第二产业比重下降过快,2019年京津冀第二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28.71%,较2014年下降12.34个百分点;这一占比与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的同期数据相比,分别相差11.95个百分点和14.07个百分点。
(四)区域内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融合不充分
京津冀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缺少足够规模的企业支撑,创新链和产业链提升过程中缺乏深度对接,部分产业链的融合状态处于初级层面,与发展要求较高的产业脱离。2019年,北京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32件,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0倍,但科技创新成果在津、冀两地的转化率偏低,科技创新资源与天津先进制造业和河北高技术制造业对接不够紧密,津冀地区的地缘优势尚未充分发挥,与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和未来科技城的合作有待加强,需进一步完善京津冀产业园区与上述三大科学城的科技项目对接和成果转化机制。
“十四五”时期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基本思路及对策建议
总体上看,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全国的经济比重有所下降,2019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为8.54%,较2014年下降了1.95个百分点。“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发展环境,京津冀城市群作为我国三大城市群之一,谋划“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思路至关重要。
(一)基本思路
1.以创新驱动京津冀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挥北京作为科技创新中心的优势,探索多主体开放式协同创新体系,构建京津冀高质量发展动力系统,以北京“三城一区”为集群载体,积极推动产业创新资源向京津冀全域辐射,充分发挥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外溢效应,运用高新技术深挖京津冀传统产业优势,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夯实实体经济基础,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区域产业整体实力提升。
2.以协同发展促进京津冀产业优势互补。
坚持问题导向,总结发展瓶颈和短板,积极运用市场和政府双重作用,通过协调互动打通体制机制壁垒,探索建立市场长效机制,促进产业有序转移,实现要素整合。立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依托城市群大规模市场优势,着力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和先进制造业集群,以规模效应形成新竞争力,促进京津冀产业优势互补、错位发展。
3.以全产业链布局引导京津冀产业合理分工。
立足整体、加强顶层设计,选取区域主导产业制定重点产业协同发展规划,进一步细化京、津、冀三地产业定位和协同发展路径,推进产业整合,延伸全产业链布局。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和新材料、现代交通、节能环保及新能源等优势产业链,共建区域高精尖产业主阵地。
(二)对策建议
1.完善京津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
营造开放、公平的创新创业环境,建立多元化的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科技创新对新兴产业的催化功能,发挥北京科技创新中心优势,在京津冀地区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研发平台,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关键环节,引育一批国际领先的科研团队和核心企业,建设京津冀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推动高端产业集聚发展。鼓励企业从事研发活动,加大高精尖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扶持和税收优惠力度。
2.构建京津冀产业利益共享机制。
探索适应京、津、冀三地产业园区不同需求的合作模式及利益共享机制,细化财税分配方案,通过按比例分成、按股份分成及在此基础上提取产业基金等方式,调动多方参与主体积极性。建立健全园区长效合作机制,坚持以需求和优势分类对接、引导产业转移,统筹兼顾分工与分享。加快推进跨区域资质互认,消除企业认证标准壁垒。
3.提升京津冀产业要素配置效率。
依托京津冀地区资源要素,打造区域性产业链集群,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灵活、包容的区域营商环境,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降低要素流动成本,提升京津冀地区人才、技术资源利用率,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
4.强化京津冀产业配套能力。
针对京津冀主导产业及上下游产业链配套,加快区域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联动发展,加强生产性服务业配套,有针对性地提升河北产业配套能力,缩小其与京、津两地服务水平的差距。建立京津冀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项目库,积极搭建产业转移和项目落地平台,以“一盘棋”思维、差异化路径打造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产业协同发展格局。
本文发表于《城市》2021年03期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