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科技创新要避免萨缪尔森陷阱
2021-05-05 22:10:20
日前,在“新发展格局与‘十四五’大趋势——2021新京智库春季峰会”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表示,基础研究在科技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他认为,未来二三十年内,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将会有明显增加,投入占比会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未来十年,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将会明显发力
张燕生提出,科技创新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作用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看:一是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和强度;二是有效发明专利授权增长;三是全员劳动生产率或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从研发投入角度看,过去五年,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202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总规模达到2.44万亿元人民币,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发展比较快。从专利申请和授权情况看,2020年我国境内有效发明专利增长率达到18.8%,专利授权数增长超过了40%。无论是从创新投入还是从创新产出角度上讲,科技创新已经进入到快速发展的阶段。而从研发强度上讲,东部沿海地区实际上已经超过了OECD的平均水平。
“十四五”科技创新和动能转换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将会较快增长。目前,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仍是非常平缓的增长曲线。例如2020年基础研究投入1500亿元,超过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的6%。未来十年,基础研究投入将会明显发力。未来二三十年内,我国的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比会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世界上绝大多数企业家、科学家愿和中国合作
张燕生表示,中国的科技创新要把中美两国的科技较量转化为激励中国科技创新的强大动力。
当前科学技术更趋于国际化,目前主张中美科技脱钩和科技战的只是少数人,他们在科技和创新方面给中国施加了方方面面的巨大压力,相信世界上大多数的企业家、科学家、工程师还是愿意和中国进行合作。
“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把科技创新置于第一动力和核心地位,重点之一是推动全方位开放合作创新。从这个角度来讲,“十四五”时期,要加强全方位的国际合作,加强科技创新的自立自强,建立激励科技创新机制和科技创新的生态,这些对我国未来的科技发展非常关键。
另一方面,不能忽视的是,从制造强国的发展指数上看,中国仍处于世界第三阵营。从2019年的数据看,中国排在第三阵列的第一名,和韩国、法国相比,领先将近四十分,但是和第二阵列国家还有差距,例如和日本相差七分,与德国相差十五分。未来,我国从第三方阵上升到第二方阵只是时间问题,但要进入第一方阵则是智慧的函数。
中美科技竞争是人才的全球竞争和产业链的全面竞争
张燕生表示,中美两个国家在科技创新的竞争,不仅体现在从科技创新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共性技术平台到开发试验研究等各个环节,而且体现在人才的全球竞争和产业链的全面竞争。下一步我国要想跨越发展陷阱,就要重视科技创新的基础研究,建立培养世界一流大学、一流的科研院所、一流企业、一流品牌等,把我国的创新链推到世界前沿。
在与中国的科技竞争中,美国可能会一步步把中国有可能进入到世界前沿的企业、研究机构和大学及服务中介机构列入实体清单。如2020年5月被列入实体清单的主要是三类:第一类是中国有可能进入到世界前沿的高技术公司;第二类是中国有可能进入世界前沿的科技院所;第三是采购国外先进设备和零部件的实体机构。
从目前已在实体清单中的主体来看,美国把中国很多大学也列入实体清单,而美国的“长臂管辖”原则,则采取谁和中国高科技企业、科研机构做交易,就对谁以违反美国法律为由进行制裁。
下一步,我国的科技创新将在中美科技较量日益白热化的情况下加快推动。因此,中美科技能力竞争中,如何推动全方位国际合作,如何吸引全球优秀人才,构建更有活力和更有创造力的世界大脑,进而推动我国的科技创新,是当下需要深入思考和解决的。
另一方面,中国的科技创新和动能转换如何避免落入萨缪尔森陷阱,是“十四五”科技创新和动能转换值得深入考虑的问题。我国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贸易结构的进步,会和美国、欧洲、日本形成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此,“十四五”时期,我国的技术、产业、贸易进步要尽可能与美日欧形成更高层次的互补性结构,形成一个“我不动你的核心奶酪,你也不能动我的核心奶酪”的局面,成为双方合作的基础。包括“一带一路”高质量共建能否形成互补、共享和合作的结构;在国际市场和中国市场上的一些重点领域能否形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在技术进步和产业进步中有我国的利益、东道主的利益和第三方的利益,都对下一步我国的科技创新和动能转换非常重要。
科技创新将是“十四五”开局的新亮点
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完善科技人员的发明成果,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在关键核心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十四五”已经开始,无论是基础研发还是开发技术研究,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是非常关键的。
从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可以看出,我国的进步是非常快的。“十四五”开局,一个关键的地方是科学越来越具有重要地位。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