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新征程,文化建设如何回应“时代之问”?
社会科学报社 / 2021-03-29 22:29:21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以下简称《草案》),提出要在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积极应对时代变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添文化力量,是此次两会关注的重点,也为“十四五”时期我国文化强国建设明确新要求和新方向。
明确“十四五”文化强国建设新要求
当前,清晰准确地认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于担负起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历史使命具有重要意义。“十四五”时期建设文化强国需要在新时代下回应“时代之问”,挖掘文化特色,不断丰富内涵。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更需坚定文化自信
一方面,新时期我国的文化发展、文化建设应树立强烈的历史机遇意识和风险忧患意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积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先进文化为引领,坚定党的领导,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更好地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顺利实现,充分展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着力发展文化产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文化产业内容创作与生产,将文化自信外化于文化消费、文化传播各环节,凝聚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伟力,不断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以人民为中心
文化强国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为人们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利。为此,应当精准把握人们的现实文化需求,从提升存量、做强增量方面出发,实施文化强国工程,实现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保障基本文化权益相统一。
以科技创新为驱动
“十四五”时期,以数字经济持续两位数增长为标志的社会数字化转型进入加速起跑阶段。由此,《草案》将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作为“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的有力手段之一,提出要“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壮大数字创意、网络视听、数字出版、数字娱乐、线上演播等产业。
融合发展下文化溢出效应更加凸显
一方面,文化产业兼具意识形态属性和市场属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包括经济实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更重要的是全民素质的提升。因此,《草案》在“十四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中单独指出“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这与十九届五中全会的要求和目标吻合。提升社会文明程度表明,“十四五”时期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应注重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社会效益,以文化潜移默化地提升民族凝聚力、文化影响力,从而提升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民族素养。
另一方面,文化产业是一个渗透性、关联性很强的产业,具有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基础和广阔空间。自文旅部合并后,文化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仍在不断探索中。《草案》也单独提出要不断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这要求“十四五”期间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更有深度。从“浅度融合”到“深度融合”“全方位融合”,是文化产业形态更集约、产业组织更高效的过程。通过产业融合,文化产业的溢出效应也将更加凸显。
明确“十四五”文化强国建设新要求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创造力已经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驱动力,“十四五”期间,仍需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文化强国建设奠定基础。
激发文化创造力,公共文化服务更趋均等
一方面,群众的多样化文化需求不断提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需求指标来看,今年春节期间2月份电影票房122.65亿元,创造全球单月市场票房纪录。然而,目前我国文艺创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文化影响力有待进一步加强,文化创新能力距离文化强国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更为深入地研究如何通过文化的鼓励引导机制,进一步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等问题,从而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另一方面,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能够巩固乡村脱贫攻坚成果。此次《草案》中指出,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但从整体上看,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城乡发展不均衡问题依然是当前的突出矛盾和短板。“十四五”时期仍需解决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解决的基本路径,就是持续推进以标准化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
助力乡村振兴快速发展,文化建设不能缺位
“十四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率处在60%-70%之间,所以这个阶段乡村振兴仍是主要的发展重点。新阶段下的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推进的背景下,文化建设是衡量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指标,文化振兴也是乡村振兴中必不可缺的一环。因此,文化强国建设应当与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巩固脱贫攻坚取得的伟大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推动乡村的新型城镇化发展。
垂直受众更趋细分,满足全龄层次文化需求
随着大众个性化、定制化、体验化的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十四五”时期分众化、垂直化、圈层化文化消费市场不可估量。新人群、新圈层的特定客群用户需求将带动产品创新和市场进一步细分,不断释放产业活力,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应将产品内容更加细分,从而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文化需求。
以老龄产业为例,据民政部预测,“十四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草案》在第四十五章明确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通过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发展银发经济,培育智慧养老新业态。然而,目前适应老年人的文化产品市场有效供给明显不足,为老龄群体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仍然不足。与老龄化的日本相比较,日本老年文化消费达到1125亿元人民币、老年娱乐消费1000亿元人民币,而我国老年文化消费市场尚未真正打开。未来,针对老年人文化产品的开发,应当把握住三条准则:满足老年人的真实需求,适合老年人的文化消费形式,顺应老年人的文化消费心理。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完善市场要素配置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作为文化强国的重点任务之一,是新发展格局下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之路,也是现代化建设提出的明确指向。《草案》第三十六章通过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三个层面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优化市场要素的资源配置。
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核心问题是文化市场体系的体制机制建设,依靠数据、技术、人力、信息等新要素的创新和完善,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意味着推进文化产业链上、下游和跨行业融合的生产、流通、消费生态体系建设。
提升文化安全意识,健全应急管理体系
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领域之一,是总体国家安全观在文化领域的集中体现,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文化领域的治理体系是否完善、治理能力是否达标。当前,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同时承受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冲击,国家文化安全建设被赋予新的使命和历史重任。做好文化安全工作,在危机中维护国家安全,在风险中发展文化产业,“十四五”期间应当加快落实文化应急管理。
一是要将文化应急管理体系纳入国家应急管理体系顶层设计之中。探索“局部——整体”框架高效联动制度安排,做好在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下的国家应急体系“一盘棋”。二是通过完善应急事件信息传播机制稳定群众。完善的信息传播机制不仅能及时还原事情真相和处理进展,缓解公众紧张情绪,减少外部环境对公众舆论、意识形态和文化认知的冲击。
深化人才培养全方位改革
文化强国建设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培养。面对文化产业这一交叉学科,“十四五”时期文化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以文化强国建设人才适用性为前提,对现有的文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与学科体系建设进行分阶段目标的深层次改革,以便让人才体系更好地适应文化强国建设。
总体而言,面向“十四五”,在文化产业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要积极应对时代变化,探索总结适合学科和产业发展复合型人才的模式,又要顺应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来积累培育技术人才、创新人才、管理人才的经验。在培养的过程中,高校、企业、社会组织等主体要协同发力,为国家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助推文化强国建设。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748期第6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