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十五五规划编制 > “十四五”期间我国智慧城市发展趋势特征分析 详情

“十四五”期间我国智慧城市发展趋势特征分析

赛迪顾问 / 2021-02-17 00:56:37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疫情影响仍在持续,“新基建”计划加紧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十四五”期间,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将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指引下,从需求出发,结合城市能力特色,顺应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深化数字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加快数据治理、构建协同机制。
 
特征一:“协同创新”,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与城市发展融合,重构城市数字化基础能力。后疫情时代,智慧城市建设更加需要5G、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多种技术释放积极效应,推动云管边端等多平台融合、框架变革等能力创新,以实现城市动态全息感知、人机物融合、智能决策等多元目标,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数字支撑能力。
 
从智慧城市技术看,各类新技术融合将带来智慧城市应用变革。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进入广泛应用阶段,部分城市加速布局6G、量子通信、脑科学等前沿技术。技术之间相互叠加创新更多应用场景。AI+5G将开启无线连接与智能自动化时代,如远程手术、自动驾驶、智能家居、智能农业、智能医疗;5G和VR的集合,可以广泛应用于社交软件、教育、医疗,成为多个领域必不可少的“社交应用”;区块链技术增强了人们对大数据应用的信心和信任,数据私密性将有效得到保护;边缘计算+AI+5G产生的聚变反应必将超乎想象,深刻影响金融、制造、零售、教育等各行各业商业模式。
 
从智慧城市体系架构看,未来智慧城市架构将打破边界,形成云管边端协同架构。以数据价值化为核心的未来智慧城市架构,需要满足数据与应用之间的流通、交互,未来智慧城市架构需要借助技术手段促进平台融合,建立人-机-物实时反馈机制。以数据采集与应用为例,一方面,海量数据需要借助具有人工智能能力的大数据中台,传输给各个应用场景,为用户提供服务,用户不断提出升级需求;另一方面,针对用户个性化定制需求,需要协议、标准化手段整合分布在不同领域的智能采集终端,将分布在不同场景的智能采集终端建立协作关系。建立持续、稳定、实施的反馈机制,打破智慧城市技术体系相对独立的运行机制,实现边云端协同。
 
特征二:“以人为本”,智能微场景深入下沉,全面提升城市服务水平。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遵循“以人为本”核心理念,但数字基础设施覆盖水平、技术能力、城市治理理念等差异,导致多数智慧城市建设主要由技术驱动、政府驱动,公众用户参与度明显不足。未来智慧城市将以服务最终用户,也就是公众的核心需求出发,从解决实际问题和提供便捷智能服务为导向,借助多样化“微场景”,全面提升城市服务水平。
 
一是城市微基建将广泛部署。微基建是新基建概念的延伸,是指以社区及周边服务场景的数字化、智能化创新,是为满足居民“最后一公里”生活所需的微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期间,公共属性强的公共性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中心,以及市场属性强的智能邻里中心、智能车棚、智能充电桩,社区性的智能社区花园都将加速建设。
 
二是未来城市将构建基于微服务的立体化服务模式。微服务是指针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围绕不同群众的个性化差别,通过跨域融合、多渠道并举方式,解决公众实际问题。未来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根据业务解决方式不同,借助人工智能手段,在“全网通办”“一件事一次办”基础上,根据人群画像将微服务进行分类,提供多样化、多渠道的立体化贴心服务。如针对生活-工作等跨域人群,提供跨域通办服务事项;针对服务人群和智能终端特点,精准化梳理适合终端办理的服务,精准化部署智能终端;针对对智能服务接受度低的人群和网络触达不到的地区,提供协同办,实现线上线下互补的方式。
 
三是城市治理“微单元”基层化。未来各地方强化5G、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技术研发与应用,以疫情防控常态化为要求,以城市“微单元”治理作为切入点,提升社区、楼宇、园区等基层单位数字化治理能力,实现城市精细化治理。
 
特征三:“共建共享”,城市生态持续完善,数据治理水平将大幅提升。数据是智慧城市的核心和灵魂。智慧城市建设覆盖到城市建设、运行各个场景,涉及到政府、公众、企业三大主体,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在这个体系中,数据来源繁冗复杂,“数据孤岛”问题依然凸出。数据治理不仅关乎智慧城市运行效果,同时也是激发城市经济新能力的重要动力。未来智慧城市数据资源能力建设,仍需要从技术、框架、生态、信任和交换机制四方面加强治理,破解数据共享难题。
 
技术层面,在目前大数据平台、数据中台基础上,未来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加大人工智能、物联网的融合力度,提高数据融合、标准化程度;数据治理框架方面,各地需要构建覆盖政府-公众-企业多主体的数据框架,从数据前端采集、数据流程和数据应用全流程进行管理;生态层面,未来数据治理可参考大生态、小池塘的治理思路。一方面,城市数据治理是在整个城市数据治理大的体系框架下进行,构建服务于整个城市层面所需,覆盖政府、公众、行业、基础设施的数据大生态;另一方面,需要就智慧城市中数据分场景分类型,进行精耕细作,深度治理。如针对政务服务数据服务编码统一、事项梳理、身份核验,针对视频数据的标准化,以及针对特定应用领域,如社会信用的数据治理;机制方面,首先需要在确定业务边界的前提下,确定数据共享机制,特别是跨部门、跨区域的数据共享机制,确定数据共享边界、共享流程;其次,未来智慧城市亟需借助区块链等技术,打造城市数据身份,提高数据安全性。
 
特征四:“创新繁荣”,智慧城市与新基建、数字经济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经济繁荣。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各地新基建投资计划陆续出炉。智慧城市不仅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集聚地,为信息技术落地提供大量的场景资源,也是信息技术落地的问题发生器,为信息技术创新提供创新试错、资源紧密协同、持续优化空间的重要载体。新基建是面向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为智慧城市提供广泛、坚实的数字资源基础,智慧城市为新基建提供丰富落地场景。智慧城市和新基建的建设将从产业数字化转型、数字产业创新等方面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十四五”期间,智慧城市建设与新基建投入、数字经济发展耦合度更强,将从规划层面、场景层面、落地机制、创新协同层面深度融合,共同推动经济发展。智慧城市作为数字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空间载体,“十四五”期间,智慧城市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政府、城市治理、民生服务、经济发展等各个领域投资持续增加,建设主体从智慧城市、智慧县域到智慧园区。“十四五”期间,智慧城市IT市场年均投资预计将超2000亿元,总投资不少于1万亿元。
 
赛迪顾问数字转型研究中心简介:
 
数字转型研究中心是赛迪顾问专业从事城市经济、园区经济以及工业行业企业、ICT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部门。该中心致力于为城市和园区数字化提供整体咨询解决方案,包括数字化转型规划、数字化评估体系建设、数字化基础能力评估、智慧城市/园区顶层设计、行业数字化转型、金融数字化转型市场研究等服务,以及企业数字化转型规划。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