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阶段 我国经济将开启高质量发展阶段新征程
编者按
要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作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第一外汇储备大国和第二利用外资大国,我国在进一步增强对外开放上大有可为。应多措并举保持外贸的基本稳定。要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并争取扩大出口,促进进出口贸易的进一步平衡。应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产能合作。进一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积极拓展合作模式,进一步提升“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层次,形成供应链的上下游分工,由市场开拓向产业转移转变。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十四五”规划对于我国未来中长期发展意义重大。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全球罕见疫情使“十四五”规划的意义更加特殊。针对“十四五”面临的环境、目标、发展方向和战略举措等相关问题,记者专访了本报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博士。
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
先后就读于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美经济学培训班)、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近年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世界黄金协会等多项重大课题。先后发表论文200余篇。
《金融时报》记者: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请问应该如何理解这一表述?怎样科学看待“十四五”我国面临的环境?
宗良: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对“十四五”面临的环境给出了清晰的判断。“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总体稳定的基本盘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韧性强、动力足、潜力大、政策工具充足的基本特点没有变,今后一个时期仍是发展机遇期。十九届五中全会同样指出,我国经济总体稳定的基本盘不会改变。但伴随着“逆全球化”潮涌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中国将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内部发展环境上看,中国很好地控制了疫情,并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相对较快的增速,这是机遇。中国“大内需”的特点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处在一个更具根本性的地位,应该成为思考中国及全球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不断量变,中国的发展必然会形成质变,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的关系正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改革开放也进入攻坚阶段。
从外部发展环境来看,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逆全球化端倪初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与新冠肺炎疫情相互交织叠加,使得分工极为细致的全球供应链遭受较大冲击,部分产业链趋于断裂。并且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全球经济遭遇重挫,需求市场持续萎缩,国际经济局势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格局。2020年1月至5月,中国前三大贸易伙伴依次是:东盟、欧盟和美国,中国对外贸易地区格局正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说明过度依赖外需难以为继,需要“以我为主”以维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金融时报》记者:经济发展目标通常是规划的核心环节,请问“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应如何确定?
宗良:根据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来看,“十四五”期间经济发展目标将更加强调“质量”和“结构”。在具体指标上,可能适当淡化国内生产总值GDP目标,比如指标更加灵活一些或范围更大一些,同时增加体现结构优化的相关指标,比如“数字经济”等。我们认为,作为规划仍以给出相应的GDP指标为宜,原因在于:一是确定一个目标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 二是我国的经济发展目标有坚实基础,有关测算显示,“十四五”期间潜在GDP仍可保持在5%以上;三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发展目标依赖于每一阶段的目标,2020年至2035年的目标是提前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依赖于前期目标的实现;四是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可以通过指标的适当灵活性来调整。
我们认为,“十四五”时期,中国应继续着眼长远,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全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同时,将国内循环确立为经济的立足点,依托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的接续发力继续行稳致远。
《金融时报》记者: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问题,国内国际各方都给予了高度关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将引领“十四五”的发展方向,请问“十四五”规划中应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
宗良:根据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内容来看,“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我国面临内部外部新机遇和新挑战下提出的新发展思路,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新时期的重要体现,也是“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抉择。
一是扩大内需是“双循环”格局的重要基础。2020年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大力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中国是一个规模庞大、需求多样的消费市场,具有14亿多人口,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全方位拉动内需,有利于确保我国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在全球需求侧低迷的情况下为我国企业开拓市场,激发创新动力,从而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
二是产业链重构与优化是“双循环”格局的重要方向。作为产业门类完整、配套能力全球领先的国家,中国的经济体量可以容纳完备的产业结构,产业内部也可以容纳多个企业、多个地区的企业相互竞争,从而同时收获规模经济效应、集聚经济效应和竞争效应。产业链上下游也可以依托庞大的消费市场获得充分发展,稳住就业基本盘,进而降低疫情和贸易摩擦等外部因素带来的挑战。产业链现代化和产业基础高级化有利于进一步巩固我国已有产业优势,并以此稳定全球市场供应。
三是制造业发展是“双循环”格局的重要支柱。在新发展格局中,制造业处于突出地位。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当中,中国有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占据全球第一。我国在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供应链和全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制造业的发展是国内循环的突出优势,也是内需扩大的重点方向,但也需进一步参与到高端供应链的元器件生产和组装当中。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发达国家出现了制造业“空心化”现象,以至许多国家在疫情期间出现了国内、国际商贸物流的中断,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脱节,甚至是医疗、日用品等物资极度短缺的现象。制造业的供给和消费是基本相适应、相匹配的,这为国内外循环提供了良好的运行基础。
四是自主创新是“双循环”格局的重要保障。在全球价值链中,我国仍处于中下游位置,制造业部门中仍然存在一些分工比较复杂、产业链较长、技术要求高的工业,其核心制造技术仍然被发达国家所垄断,这是我国制造业迈向中高端的一大阻碍。因此,以技术创新带动制造业的产业升级,进而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顺利运转,将是这一格局形成和完善的一大支撑。强化制造业重点产业、战略新兴产业中的“卡脖子”核心技术的创新突破,有利于全面清除“双循环”构建的“堵点”和“断点”,从而巩固和加强我国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地位,真正将“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习总书记最近强调基础研究的重要性,这是实现自主创新的重要基础。
《金融时报》记者:如何看待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的经济现实?如何实现供给与需求协同升级下的动态平衡?
宗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是当前畅通国内循环面临的突出问题,也是激活内需的重要发力点,同时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供给与需求协同升级下的动态平衡,是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条件。
一是要夯实民生基础,持续扩大就业和增加居民收入。要加大扶贫攻坚、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力度,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培育庞大的消费群体。
二是要进一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有序的分配机制。在初次分配阶段,要均衡评估各类生产要素的贡献,完善最低工资和支付保障制度,健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由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在再分配阶段,要突出政府的主动作用,综合运用税收、财政等工具,将资金用于民生改善和社会保障领域。在财富保值增值方面,要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优化上市公司投资者回报机制,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金融机构和市场的不断壮大为居民财富保值增值、企业寻求融资提供了广阔的土壤。
三是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弥补民生服务短板。在5G和芯片等高科技领域加大投入,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精确扶贫、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上,响应“内循环”的要求,形成安全、完整的产业链条,避免受外部政治事件冲击而掣肘中国的经济发展。顺应我国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趋势,加大环境卫生、市政公用、公共服务、产业配套等领域投资力度,同时完善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制度保障,解除居民消费束缚,引导居民主动消费。
四是发挥金融力量实现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培育新的增长点。2020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推动金融系统向小微企业全年让利1.5万亿元,银行业在其中责任重大。要通过创新长效机制实现对小微企业的稳定支持。同时发挥金融支持作用,在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基础上,乘胜前进,培育新的消费和投资增长点。
《金融时报》记者:请问“十四五”期间应该在哪些方面着重发力?
宗良: 一是要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激发内需动力。要大力促进就业,稳定就业预期,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和更有针对性、更加精准的公共就业服务,从根源激发居民的消费潜力。要稳定和扩大消费,推动消费转型升级,完善有利于促进居民消费的财税支持措施,有序减少中等及偏下收入阶层的税收负担。要加大民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着重加强对生态环保、公共卫生、医疗、教育、政务协调等领域的投资,提高人民获得感;加大对智慧城市、物流基地、5G技术、互联网等相关基础设施投资,以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升级。要加大对制造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通过专项贷款等方式提供充足的中长期融资,助力科技创新,为企业和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切实支持。
二是要不断改善营商环境,与全球分享中国超大市场。要发挥好本土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率先复苏的优势,更好发挥国内产业门类齐全、市场潜力广阔的优势,稳住企业和就业基本盘,降低外部冲击带来的挑战。要完善市场环境与制度环境,改善营商环境,注重新兴产业的提前布局和率先突破,激发主体的创新活力。与全球分享中国超大市场的同时,提高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三是要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作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第一外汇储备大国和第二利用外资大国,我国在进一步增强对外开放上大有可为。应多措并举保持外贸的基本稳定。要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并争取扩大出口,促进进出口贸易的进一步平衡。应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产能合作。进一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积极拓展合作模式,进一步提升“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层次,形成供应链的上下游分工,由市场开拓向产业转移转变。应加强国际供应链和宏观政策合作。要加强国际供应链协调与合作,搭建国际供应链平台,切实推进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复工复产,避免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加强同各国在宏观政策领域的协调,保持全球经济金融的基本稳定。
四是要积极重构新型全球产业链,抓好技术创新和制造业龙头。要努力打造以内为主、内外结合的新型产业链体系,以出口转内销、进口替代及内生增长能力的提升降低对外部供应链的依赖,减小外生事件可能导致的产业链转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要尊重科学规律,充分投入资源,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力求接近国际前沿水平,在关键领域实现突破,并引领产业结构升级,努力补齐显著短板。要重视制造业在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作用,着眼于国内生产配套能力提升及国内产业资源整合,进一步增强国内中间品尤其是关键零部件生产能力,提高制造业发展水平。
五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讲好中国故事。“十四五”期间将是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更加完善的重要时期。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形成了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并为经济学理论创新提供了源泉。下一步将继续通过推进市场化改革,不断简政放权,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并通过开放积极融入全球化,讲好中国故事。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