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十四五”新风口:立足双循环 乘势站上“十四五”发展新风口
中国经济时报 / 2020-10-28 11:51:44
本报记者 王丽娟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因此备受期待。前瞻“十四五”规划,谁能乘势而上,站上“十四五”大发展新风口?
风起国内大循环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均认为,下一个五年,政策、投资风口都是围绕国内大循环展开,这些领域集中在消费、信息技术和能源领域。
在消费领域,中国银行研究院资深经济学家兼中部地区研究中心主任周景彤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三五”时期我国消费对GDP增长贡献率平均在60%以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动力,并且消费保持良好的升级态势。他预计,“十四五”时期,在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政策将加大力度激发内需潜力,尤其是大力促进消费扩大、升级和新消费发展,相关升级类消费领域和新消费领域将迎来发展机遇。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敏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十四五”时期,我国将着力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充分挖掘内在市场潜力,着眼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领域,比如养老、教育、医疗卫生、社区服务等,这些领域将成为投资的重要风口。他还认为,新基建和新型城镇化带来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改变,以及大城市经济圈、城市经济带的发展,对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要求更加迫切,也是重要的投资风口。
在信息技术方面,胡敏认为,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在未来五年还会加速改变产业发展格局,其中必然孕育起一大批新兴产业和伴生的产业延伸链条,其中的每一个节点都可能成为未来投资的风口。
周景彤表示,“十三五”时期,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我国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十四五”时期,在国内经济转型升级需要和国际环境发生大逆转的背景下,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将明显加大,5G、云计算、无人机、新能源等相关新兴产业发展将进一步加快。
在能源方面,周景彤认为,绿色发展也是下一阶段的政策风口。在他看来,“十三五”时期,我国深入推进绿色发展,成绩斐然。预计“十四五”期间,政策将加大力度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光伏和风电产业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胡敏表示,新能源发展符合绿色发展的总体趋势,光伏技术、环保技术、新型蓄电技术也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未来五年会是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工程、航空航天、金融科技等为主要代表的新技术产业化的集中爆发期,不仅会改变产业发展形态,还会深刻地改变我国的资本市场结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将深度融合,形成一大批新型企业组织模式。
“新”字当头政策红利多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了大量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的出现。新消费、新能源、新技术在“十三五”时期初现光芒,在“十四五”期间将迎来怎样的政策红利和发展?
在胡敏看来,制度红利和人力资本红利是“十四五”规划中这些热点领域迎来的最主要的政策红利。
“‘十四五’时期,由于我们的立足点在于构建适应新发展阶段的新发展格局,要最大力度地构筑起国民经济的内在循环,打通现有格局下的产业循环、资本循环、体制循环的各种堵点。”胡敏说。
胡敏表示,体制改革将释放新的红利,会加速调整政府、市场和企业主体的关系,市场主体将会有更多、更便捷的投资通道。同时,随着大量人才的回归和新一代高校年轻人才进入市场,新的人力资本红利将得以释放,新的就业形态也会产生大量新的产业、新的市场模式,其发展前景都将非常广阔。“新消费、新能源、新技术无疑在‘十四五’期间会有长足进展。比如,新消费紧扣新生代人口释放的消费潜能,今天的90后、00后将成为我们国家的消费主体,个性化的消费、定制化的选择会衍生出大量新业态,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技术业态还有更强劲的增长空间。”他说。
“十四五”时期,网速的提高将增加网上消费的便捷性,VR场景也将使消费者获得更加立体、真实的线上购物体验。同时,冷链物流和农村物流布局也将进一步加快,这些因素都有助于促进新消费发展。
在新技术方面,周景彤预计,“十四五”时期,一方面,政策将加大对芯片、半导体等“卡脖子”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相关高端制造的国产替代,确保我国经济安全和发展权益;另一方面,政策将重点支持5G、云计算、大数据等我国在全球处于相对领先地位的行业,进一步提高这些行业的全球竞争力,并加快推动这些新兴科技赋能传统产业,促进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此外,在周景彤看来,“十四五”时期,在二氧化碳减排压力下,我国非化石等新能源占比将进一步提升。从开发潜力和成本的角度来看,光伏和风电将成为“十四五”时期弥补我国电力供需缺口的主要手段,光伏和风电行业将迎来大发展时期。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