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需软化经济增长目标
安邦咨询 / 2020-09-30 13:05:06
在“十四五”规划中,国内需要继续软化经济增长目标,同时加大改革力度,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推动土地改革取得突破,这样才有可能为中国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可持续的新动力。
全国各地的“十四五”规划都在紧张地制订之中。受新冠疫情冲击和国际环境剧变的影响,今年的“十四五”规划特别难做。难点主要体现在,发展环境、发展资源变了,应对问题的回旋空间小了,潜在的风险大了,所以未来的规划制订,不确定性大幅增加。如果各种发展目标制订的不合适,弄不好有可能完不成“十四五”规划的任务。万一出现这种情况,对于政府来说将是一件大事。
关于“十四五”规划的经济发展目标,有两点特别注意,一是发展目标的高低,二是发展目标的强制性。2020年,中国没有设定年度经济增长目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疫情的冲击,导致中国放弃了今年硬增长目标的设定。基于中国经济当前的发展态势,专家建议,对于经济增长目标应该继续软化,使之成为“十四五”规划中的“软目标”。
安邦的研究人员日前在与国内学者对谈时,分析了“十四五”规划中的经济目标问题。在我们看来,淡化经济增长目标是一件好事。国内以前也多次说过要淡化经济增长目标,但是实际上淡化得并不太成功。这一次受疫情的影响,真地让国内开始真正淡化经济增长目标。
中国的政府在发展中要追求多目标,在多目标体系当中,经济增长应该成为“软目标”。在五年规划体系中,各级政府都要受到一些硬指标的约束。硬指标大致有两类,一类是“规矩”类目标,这主要是指一些禁止类的目标,是不能触碰和违背的“红线”。第二类硬指标是必须要完成的目标。比如脱贫攻坚目标,就必须要定时完成。即便是遇到疫情,这些硬目标也没有放松。除此之外,很多其他发展目标应该是软性的,其中就应该有经济增长目标。
将经济增长列为软目标,除了经济发展导向问题之外,另一个现实问题是未来经济发展的环境。从目前的形势来判断,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恐怕不会太好,即便疫情过后以后,经济的复苏也需要时间。未来三年到五年内,中国经济能取得多大进展还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如果我们还制定较高的经济增长目标,并且把它当作一个硬目标来考核的话,这可能是不合适的,甚至可能导致我们自乱阵脚,顾此失彼,为了经济增长而伤害了一些更重要的目标,甚至触碰红线。
所以,如果国内能趁着疫情冲击,把发展目标的调整固定下来,今后就不制订经济增长目标,或者不把经济增长目标当成是硬目标来考核,那么对中国的发展将是一件好事。
要指出的是,不设定经济增长目标并不意味着不重视经济发展。习近平主席日前在总结抗击疫情的经验时曾表示,强大的综合国力是应对惊涛骇浪的底气。在综合国力中,经济实力无疑是最重要的能力。
对于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我们也要建立信心。从全球来看,随着疫情缓解,全球经济将会逐步恢复。全球开发疫苗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工作还是比较顺利的。如果这种进展保持顺利,有国内学者相信,那么到了明年下半年或者明年年底,疫情很可能就会较好地控制住,人员流动、经济活动又可以恢复。如果这一点实现了,全球经济和国内经济可能会有一个强力反弹。
从国内来看,国内经济增长还有待挖掘的潜力,可拓展的空间甚至还不小,关键看我们如何去做。从经济学家的角度来讲,需要有两个方面的改善:一个方面是更好地保护产权,这方面国内可改进的空间还很大。国内产权保护涉及两块最重要的财产;第一是知识产权。中国目前的发展到了要高度重视保护知识产权的时候了,在一定程度上,中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将决定中国未来的高科技发展,会影响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到底能发展多大规模、速度能有多快。第二是土地改革,重点是农村集体土地。如果国内迟迟不在土地制度方面做出改变,今后可能会变得越来越被动。以农村土地为例,从农村人口角度来看,随着城市化和老龄化的发展,国内在农村生活的人、能够种地的人都会越来越少。但是,农村土地还是分配在那么多人的头上,而那些人都已经远离了自己的土地。与土地问题相关的矛盾现象,肯定会引发严重的委托代理问题,还会导致资源要素低效利用问题,并可能导致粮食安全问题,最终将阻碍中国的产业升级。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