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十五五规划编制 > 杨昆:“十四五”时期我国需要重点关注新能源消纳的问题 详情

杨昆:“十四五”时期我国需要重点关注新能源消纳的问题

能源界 / 2020-09-13 00:40:15
中电联党组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认为,“十四五”时期我国需要重点关注新能源消纳的问题,同时,促进核电安全高效发展, 统筹施策促进西南水电高质量发展,关注煤电在系统中作用的转变。
 
关注新能源消纳
 
“新能源持续快速发展,消纳难题应引起重视。”杨昆指出,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技术进步加快, 成本显著下降。过去 5 年风电开发利用成本下降了约 30%,光伏组件价格约下降一半,预计资源优越省份最快 2020 年可实现平价上网。未来,新能源呈现持续快速发展态势,预计 2025 年,风电、太阳能发电合计装机达到 7 亿千瓦,发电量占比将接近 15%,部分省份将突破 30%。
 
杨昆认为,我国新能源快速发展的同时,曾出现弃风率高达 17.2%、弃光率达 13.0%的情况。近年来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弃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但新能源发电量占比高的省区,消纳难题仍然比较突出。如 2018 年,甘肃、新遷新能源发电量占比仅为 20%、15%,弃风率高达 19%、23%,弃光率分别为 10%、16%。
 
杨昆强调,未来新能源更大规模的发展,消纳难题应引起高度重视。解决新能源消纳难题涉及电源、电网、用户、政策、技术等多个方面,需要多措并举,提高系统调节和消纳能力。
 
杨昆建议,在电源侧可通过实施煤电灵活性改造,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天然气调峰电站等提高系统调节能力。在电网侧建设跨区输电通道,完善区域主网架及智能配电网建设,利用电网基础平台作用实施多能互补和冷、热、电联合智能调度,充分利用跨省区调节资源。在用户侧加强需求侧管理,实施峰谷分时电价,发展各类灵活性用电负荷和智能电器,实现移峰填谷。在市场机制方面,建立可再生能源目标引导制度,完善辅助服务补偿机制,启动绿色证书交易机制,采用发电权交易、省间市场交易等。同时,进一步推动大容量、高效率、低成本、长寿命储能技术研发和应用,充分利用电动汽车充放电功能,增强系统调节能力。
 
促进核电安全高效发展
 
杨昆指出,核电与新能源、煤电相比具有比较优势。经济性上,部分核电上网电价已低于当地脱硫煤电标杆电价,也低于目前新能源及配置储能的成本;发电特性上,核电能量密度高,出力稳定, 能够独自承担基本负荷,可以有效替代煤电装机,有助于电力系统的稳定。环保方面,核电不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不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以及粉尘等污染物。
 
根据目前核电建设情况,到 2020 年核电装机约 0.53 亿千瓦。为有效控制煤电装机,杨昆预计2025、2030 年核电装机需分别达到 0.89、1.37 亿千瓦,每年投运 6~8 台核电机组。
 
为保证核电安全高效发展和树立核电品牌优势,杨昆建议:一是要确立核电战略地位,保持核电建设节奏。按照国家“两个一百年”发展目标,研究新时代核电发展战略规划,组织制定《2035 年核电总体发展战略》,确定各阶段发展目标,持续加强自主研发创新,进一步提升自主化能力。
 
二是要加大对核电的支持力度,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给予核电企业融资政策支持,推动核电专项建设基金、乏燃料处置基金征收。按照成本加合理利润的原则定价,保障核电优先上网,以基荷运行为主,提高利用效率。
 
三是要培育优秀的核安全文化,建立健全核电标准体系。创新公众沟通模式,加强核电科普,提升全民核科学素养,消除公众核恐惧。加强核电标准化建设,整合国内优势资源,在对外推广、品牌塑造上形成产业联盟,建立核电“国际团队”,进一步提升“走出去”能力。
 
促进水电高质量发展
 
在水电发展方面,杨昆指出,我国川、滇、藏 3 省(区)水能资源极为丰富,目前开发率不足 38%,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开发空间。
 
近年来,水电行业发展面临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移民安置难度高,经济负担和建设成本持续上升等诸多问题。为此,杨昆建议加强统一规划和统筹协调,实现水电在更大范围内消纳;加强水电流域统筹规划建设,提高流域整体效益;强化移民管理,切实落实水电移民安置;完善水电税费政策,促进水电企业健康发展;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加快西南水电建设。预计到 2025 年,常规水电装机达到 4 亿千瓦,其中西南水电占全国新增容量的 90%以上。
 
杨昆强调,煤电在系统中的作用将向电量和电力调节型电源转变。“我国以煤为主的资源票赋和煤电是煤炭清洁、高效、经济、便捷的最好利用方式,决定了煤电在一定时期内仍将在我国能源电力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支撑更大规模的新能源消纳和系统运行,需要煤电机组更多地提供系统调节服务,更多地承担系统调峰、调频、调压和备用功能,其市场定位将由传统的提供电量的主体电源,逐步转变为提供可靠容量、电量和灵活性调节型电源。”杨昆如是说。
 
在杨昆看来,未来,煤电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从电量平衡看,目前煤电利用小时数仅为 4300 小时左右,而煤电机组本身的利用小时数完全可以达到 5000 小时甚至更高,存在较大的电量增长潜力;从电力平衡看,由于新能源发电有效容量低。为满足电力平衡要求,需要建设一定规模的火电(煤电)装机来“托底保供”。预计 2025 年煤电装机可控制在 12 亿~12.5 亿千瓦以内,2030 年达到峰值。杨昆强调,我国能源发展向绿色低碳转型不是简单地“去煤化”,煤电装机增加不等同于碳排放量增加。未来一是要实施电能替代,优化用能方式。二是通过技术创新,降低煤电机组供电煤耗。三是服务新能源发电,转变煤电利用方式。近年来,煤电为新能源发电“让路”,发电可利用小时数已从 2010 年的 5030 小时下降至目前的 4300 小时,降幅为 15%;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开发,煤电的可利用小时数还将进一步下降,煤电装机碳排放呈明显下降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能源界,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