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十四五”时期绿色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中宏国研 原创 / 2020-07-08 13:24:41
绿色化发展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之策,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十三五”以来,我国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展望“十四五”时期,我国处于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将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强化生态保护修复,更好地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重点推进加强生态系统保护,继续打好气水土环境保卫战,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以更好落实国家战略,大力发展前景广阔的绿色产业和绿色金融等战略任务。
据中宏国研了解,建设生态文明已写入《党章》和《宪法》,指明了到2035年和2050年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路径。“十四五”规划应牢牢把握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实现绿色转型的核心战略任务。
(一)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和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的攻坚期,“十四五”时期将处于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十四五”时期的核心任务是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继续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一方面,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保护修复。注重科学合理,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重点,明确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任务措施和重大治理工程,做到规划目标任务科学合理,切实增强规划的科学性、针对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用绿色发展的成果提升整体发展的质量,努力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体现科技创新,充分调动企业技术创新活力,带动生态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发挥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倒逼作用,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高水平保护、在高水平保护中促进高质量发展。
(二)围绕美丽中国长远目标,倒推谋划“十四五”绿色化发展目标。十九大明确提出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是谋划生态环境领域、实现绿色化发展的核心指向。按照中央要求,到2035年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总体形成,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建成美丽中国。由此倒推,“十四五”时期的绿色化发展总体目标为:构建以主体功能为导向的生态空间体系,以循环高效为特征的生态产业体系,以防治结合为重点的环境保护体系,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基础的生态生活体系,以多元共治为目标的生态制度体系,加快建成国土空间布局合理、发展模式绿色高效、生态环境优美宜居、生活方式低碳节约、生态制度完善健全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三)以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为基底,构建“十四五”绿色发展主要定量指标。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印发《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及实施方案》,聚焦生态环境良好、人居环境整洁等方面,构建评估指标体系,结合实际分阶段提出全国及各地区预期目标,由第三方机构开展美丽中国建设进程评估,引导各地区加快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根据公开报道,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也将根据职责,聚焦“十四五”目标任务,研究确定2025年目标值并初步提出更长时期的预期目标值。中国科学院将组建专门团队,研究评估技术方法,制定评估方案。
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包括空气清新、水体洁净、土壤安全、生态良好、人居整洁5类指标。按照突出重点、群众关切、数据可得的原则,注重美丽中国建设进程结果性评估,分类细化提出22项具体指标。如,空气清新包括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3个指标。水体洁净包括地表水水质优良(达到或好于III类)比例、地表水劣Ⅴ类水体比例、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3个指标。人居整洁包括城镇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和综合利用率、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市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6个指标。
(四)正在搭建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将构成“十四五”的政策主架。今年初,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以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为核心,推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提出了7个体系24条规定,对推动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实施要点、组织保障等做出了规定。“十四五”时期,要建立健全环境治理的领导责任体系、企业责任体系、全民行动体系、监管体系、市场体系、信用体系、法律法规政策体系,落实各类主体责任,提高市场主体和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形成导向清晰、决策科学、执行有力、激励有效、多元参与、良性互动的环境治理体系。一些政策导向预计将成为“十四五”时期的重要政策指引,后续将出台更多可操作、能评估的政策细则。如,将重点流域区域作为中央支出范畴,指出要针对“重点区域流域”,明确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责任,制定生态环境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要求排污企业通过企业网站等途径依法公开主要污染物名称、排放方式、执行标准以及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对工业污染地块,鼓励采用“环境修复+开发建设”模式等。
本文节选[中宏国研]“十四五”规划系列研究 第09期 【“十四五”时期我国主要特征趋势研判:绿色化】, 如果单位对报告有需求,可加微信咨询订阅。VX:chainzhangbo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