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十五五规划编制 > “十四五”时期的产业政策建议与思考 详情

“十四五”时期的产业政策建议与思考

赛迪智库 / 2020-06-19 16:52:18

我国产业政策的全流程治理

 
 
三、我国产业政策的全流程治理
 
根据十九届四中全会和近年来的《政府工作报告》要求, 治理现代化成为未来的着力方向。实践证明,产业政策的效 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制定实施的机制与措施。我国产业 政策从前期评估、制定、实施及后期评估和退出,都存在各 样的不足,因此新时期要加强产业政策全流程治理,提升政 策制定、实施和评估的精准化,加快完善政策实施机制和配 套措施。
 
(一)建立产业政策全流程治理机制
 
我国产业政策制定与实施,要充分吸纳各利益相关方参 与,形成“政策前期研究-制定—实施—督察—评估—反馈— 修改完善—退出”的全流程一体化治理机制。一是加强组织 统筹与协调,解决多部门和行业管理问题。针对产业政策制 定主体和实施主体分散问题,需要有专门机构对产业政策制 定实施全过程进行指导、质询、监管和综合评估。从国家层面看,建议由国务院指定相关负责部门,牵头成立由其他有关部门参加的产业政策协调委员会,负责综合性产业政策的 制定、实施、协调、调整、废止等工作,并统筹各类专业性 产业政策的设立。专业性产业政策由委员会委托一个或几个 部门具体负责制定和实施。二是提高社会参与度。建立产业 政策审议制度,建立由中央政府(部门)、地方政府、行业协 会、学术机构、企业和公众等共同参与的政策制定、评议机 制,甚至也可以邀请和听取国外专家的意见,充分反映利益 相关者诉求。三是健全中央与地方政府联动机制。中央政府 负责制定全国性普惠化、功能性产业政策和最低限度必要的 选择性产业政策,维护产业整体安全,并督导地方在不违背 全国性产业政策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有效实施。地方 政府负责落实和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加强对企业服务,完善 市场环境,并定期向中央政府报告政策实施情况、效果、问 题及改进建议。四是完善督察评估机制。强化人大督察职能, 加强政府监督责任,对付诸实施的产业政策及相关部门行为 进行监督。建立政策执行奖励和问责机制。支持行业协会分 担“准产业政策”职能,制定行业发展规划、行业质量和技 术标准,开展人才培训,引导行业有序发展。引入第三方机 构对产业政策实施效果进行独立评估,提高政策实施精准性, 实施的淘汰无用的过时的产业政策,增加产业发展活力。五 是完善产业政策退出机制。对产业政策执行后期,支持的产业发展起来以后,根据评估结果及时退出或淘汰过时的产业政策,进一步发挥市场作用,增加产业竞争力。
 
(二)完善产业政策相关配套措施
 
加强政策协调,促进产业政策与创新政策、竞争政策、 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开放政策等联动。一是加强产业政策 与创新政策协调。围绕实现“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领者,在 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的战略目标,产业政策要在 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 创新的突破上,强化对重大基础研究和源头创新的政策支持, 突出对关键产品、关键基础元器件和零部件、关键软件系统、 关键材料、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卡脖子”技术和人才培养的 支持。二是做好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协调。强化竞争政策的 基础性地位,在产业政策内容和实施方式上更加注重引入竞 争机制,使产业政策助力市场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使竞 争政策促进产业政策有效实施。三是注重产业政策与宏观经 济政策协调。逆周期调节的宏观经济政策应为产业中长期健 康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慎用产业政策作为实现短期宏观 调控总量目标的政策工具。加强财政政策调结构功能,财政 政策取向应兼顾短期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 支持产业中长期发展目标实现。发挥金融政策促进产业转型 的重要作用,切实把审慎性金融监管、政策性投融资和产业政策协调起来。四是促进产业政策与开放政策协调。产业政策要更好体现高水平开放要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提高国 际竞争力,努力构建以我为主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进而 提高我国价值链含金量。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参与 全球经济治理,让符合国际规则的产业政策更多发出中国声 音、阐释中国方案。突破某些现有的国际约束框架,引导和 倡议过时的国际规则改革。五是加强产业政策与生态环保政 策协调。产业政策要对标生态文明建设体系,促进形成产业 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绿色政策体系,以环境承载力约束倒 逼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绿色产业发展。
 
(三)强化产业政策实施的制度保障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 用,精准政策作用方式,营造公平市场竞争环境,为产业政 策实施提供制度保障。一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入推进“放 管服”,创造优质营商环境,健全和完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 完善市场公平竞争规则,消除政府对微观经济不必要的直接 干预。二是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金融业改革,打 破现有大银行垄断格局,支持金融创新和中小银行、互联网 金融规范发展,鼓励更多社会资本进入,通过强化竞争和金 融创新降低制造业融资成本。深化土地、资源能源等领域改 革,消除地区、部门分割,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促进要素更大范围更广程度优化配置和自由流动。三是深化垄断行业和国企改革。坚持“两个毫不动 摇”,继续在能源、交通、电信等行业和非自然垄断环节,推 进产权结构多元化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引入优 势互补并能提供战略支持的非国有资本。坚持“竞争中性” 原则,把绝大多数国有企业纳入竞争政策体系。放开民间投 资市场准入,明确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 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废除对非公有制经 济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加强各类所有制经济 产权保护。四是放宽服务业和新兴产业的进入管制。放宽教 育、医疗、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和大数据、“互联网+”等新兴 产业领域进入管制,吸引更多社会资源通过创新提升产业发 展层次和水平。五是加快完善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机制。优 化破产程序,完善破产企业资产负债管理人相关规定,减少 破产清算成本。制定和完善破产企业信贷、资产处置、人员 安置政策,加快僵尸企业、严重危及人民健康安全和生态安 全等违法企业、严重资不抵债企业的破产清算,为企业正常 发展创造条件。
 
(四)提高产业政策法治化水平
 
加快完善规范市场行为的法律体系及其执行机制。进一 步完善公平竞争的法律法规体系,将非必要的行政性垄断、不合理的经济性垄断、地方保护等有损公平竞争的行为列入禁止范围,切实保障各类所有制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加快制定《产业政策法》,建立和完善产业政策体系,修订《产 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完善相 应执法体制机制,加大对不正当竞争行为惩处力度。落实公 平竞争审查制度,审查清理现有产业政策中违反公平竞争原 则、排除竞争、限制竞争的政策条款。完善与知识产权保护 相关的法律体系及其执行机制,建立严格知识产权保护的长 效机制。
 
(五)加快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当前,我国区域发展差距依然较大,地区间产业结构趋 同带来同质化竞争现象相当普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 矛盾依然突出。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 战略,加强东中西协调发展,这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 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举措。产业政策制定实施,如果忽视地 域差异性和区域协调发展,采取“一刀切”办法,再好的政 策也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创新地方政府的绩效考核方式。新 时期产业政策必须适应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需要。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