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十五五规划编制 > “十四五”电网规划的逻辑起点及建议 详情

“十四五”电网规划的逻辑起点及建议

能源研究俱乐部 作者张晨 朱瑞 / 2020-06-19 14:47:09
以下文章来源于能源研究俱乐部 ,作者张晨 朱瑞 等
 
编者按:“十四五”规划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期,科学谋划未来五年电力发展,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本文提出将客户需求和配网建设作为“十四五”电网规划的逻辑起点,以期为科学开展“十四五”规划提供参考,与大家分享。
 
“十四五”电网规划的逻辑
起点及建议
 
组长:张晨  成员:朱瑞  乔丰 张琛 
 
指导专家:安军   张全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专题研究小组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
 
电力发展面临着市场化加速、能源结构转型、负荷尖峰化加剧等新形势新问题,以常规加减法完成供需匹配的规划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要求。如何以新思维审视主网、省网、配网的规划,从思想上改变原来自上而下的电网规划逻辑,正是电网企业规划的自我革命。本文提出将客户需求和配网建设作为“十四五”电网规划的逻辑起点,以期为科学开展“十四五”规划提供参考。
 
一、电网五年规划再审视
 
“十四五”规划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期,科学谋划未来五年电力发展,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纵观电力规划史,在规划缺失的“十一五”“十二五”期间,依靠体量优势和产业素质,电力工业仍然得到快速发展,但却形成严重的“重发轻供不管用”倾向,造成电网和电源投资失衡。目前,虽然输电通道的建设使得电网主网架进一步优化加强,新能源消纳能力有所增强,维持住了供需关系的基本平衡,但显然电力结构性问题不再是简单的供需矛盾,而是产能总体过剩与局部地区负荷供给不足并存的问题。在“十四五”电力规划工作启动会上,国家能源局首次提出“充分调动需求侧响应资源”的规划要求,这意味着电力规划的关注点逐渐向行业中下游拓展。聚焦电网“十四五”规划,重头戏也需要从供给侧、输电网向负荷侧和配电网延伸。
 
以需定供仍然是电力规划的基本原则,但新时期供需平衡的内涵已不仅仅是简单的总量平衡,不论是供给侧还是需求侧均发生了本质变化。以往的电网规划已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规则体系,也发挥过和正在发挥着作用,但传统“流程模板式”规划却面临着当前电网发展形势变化的挑战。穿新鞋走老路不行,穿旧鞋走新路一样也走不通。因此,在“十四五”规划前期有必要从明晰变化着手,认真思考“十四五”规划的逻辑起点。 
 
二、“十四五”规划需要关注的重大变化
 
(一)需求从刚性变为柔性,供给从单向变为双向,电力供需特性发生本质变化
 
一方面,微网、储能、综合能源系统等新兴能源设施的广泛接入,使用户侧对能源需求变得更为灵活便捷,电力电量供应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柔性,电网规划中需要兼顾其他能源需求,提升综合能源服务能力。另一方面,电网与交通网的融合、分布式电源和多能转换设施的接入,改变了原有的电能供给方式,可再生能源的并网和以电动汽车为载体的调配系统可以向电网反向供电,电能从高压到低压单向供给转变为高低压双向供给。
 
(二)从电力服务平台向综合资源配置平台转型,配电网的功能形态需重新定位
 
传统配电网是以匹配用户电力需求为目标的电力供应平台,而现代配电网是以提供多样化的供能服务为目标的综合服务平台,在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中的优化作用更强。一方面,配电网将发挥综合能源服务功能。用户侧具备与电网互动能力的发电、用电和储能等设备装置汇聚于配网,配网是开展综合能源服务的重要载体,电力规划中要将配网从原有的电能消耗端,重新定位为资源配置端。另一方面,配电网将发挥信息传递枢纽功能。配电网通过智能终端、通信网络等实现了多边信息的采集和传递,加之“大云物移智链”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大量的电网信息与用户信息汇集于配网侧,配网将成为各类用户与电网智能友好互动的桥梁和枢纽。
 
(三)从被动接受到主动互动,从单一用电到综合用能,电力用户的角色和需求在悄然变化
 
在以往电力规划中,电力用户的角色仅是规划结果的被动接收方,随着综合能源技术的发展以及市场机制的完善,电力用户已从单一消费者向生产、供应、销售等多元角色转变。例如,分布式光伏、冷热电三联供机组等电源客户关注能源效率以及并网后利益分配的问题;工业生产、商业楼宇、电动汽车、居民家庭等用户重视用能成本的问题;综合能源服务商关注各时段多种能源平衡匹配的问题;配售电运营商关注与电网整体规划协调对接的问题。“十四五”期间,电网的服务范围将从用电主体向各类能源主体进一步拓展,未来会有更多个性化需求释放出来。
 
(四)改革进程加速,电力回归商品属性,电力市场将更具竞争性
 
“十四五”期间,电力市场化改革将在各环节深入推进,配、售电环节将培育出更多具有竞争力的新兴主体,传统能源电力企业也将改变经营发展模式,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电力市场活跃度将进一步提高。因此电网整体规划需综合考虑增量配电运营商、售电商、大用户等各类主体的利益诉求,他们相对独立,与用户的关系更为密切,但也更关注自身利益。这些反映客户需求的主体应当参与到前期规划中,政府部门在深入倾听市场声音的同时应规范各主体权责边界,电网规划也需要建立行业共同发声的合作机制,兼顾整体与个体利益的平衡协调。
 
电网规划是以践行为民服务宗旨为重要行动指南,以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能源需求为目标,为推动新时代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发力点和着力点。当前电力行业在供需特性、功能形态、市场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质的改变,这些改变大多集中在客户侧和配网侧。作为服务终端用户的主要落脚点,应继续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将客户和配网作为“十四五”规划的逻辑起点,首先全方位地界定变化,明晰各变化对规划目标、约束边界产生的具体影响,再去编制与之相匹配的规划方案。通过政府政策的统筹引导,把控宏观方向,同时重视微观细节,切实推动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用电体验和生活质量。
 
三、相关建议
 
一是注重市场思维,在电网顶层设计阶段高度重视激活市场活力。电网规划不仅要注重自身设备、线路和网架结构的“技术性”升级,更要注重“政策性”研究,探寻新的商业模式。在规划阶段即要考虑灵活投资框架的设计,综合考虑技术要求、经济投入产出、配网与客户的交互响应等多方面的因素,明确各方投资主体的目标和边界,将配网打造成促进市场经济建设的活跃要素。
 
二是将“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前置于规划中。“十四五”规划需统筹考虑各类客户在时间、空间以及区域上的差异化能源需求特点。依据电网规划的共性规律,在用户侧和配电网紧密耦合的情况下,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开展配电网差异化规划来适应用户角色转变,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三是更好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这是由电力公共事业属性所决定的。“十四五”规划不仅需要电力企业、社会力量通力合作编制完善,政府在其中仍然要发挥主导作用,不可或缺。促请政府加强对配电侧及用户侧项目立项、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的统筹规划,推动操作执行层面重视配网和用户营商环境,把政府的规划意志有效转化为扎扎实实的落地实施。
 
原文首发于《电力决策与舆情参考》2020年4月24日第16、17期
 
专家介绍
 
张晨,博士,国网能源院电网发展综合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长期从事能源互联网、综合能源和智慧用能领域的政策机制、体系架构及商业模式研究。先后承担政府委托项目、中科院咨询项目、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等数十项重大课题。获得国网公司软科学成果奖、国网能源院科技进步奖等奖项10余项。
 
朱瑞,博士,国网能源院电网发展综合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规模化新能源接入下的电力系统保护,以及柔性直流系统的保护与控制。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期刊论文2篇,国内EI期刊论文2篇,IEEE PES年度会议论文2篇。
 
乔丰,博士,国网能源院电网发展综合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电压/无功协调控制策略以及数据驱动的电压质量控制方法,以第一作者发表多篇SCI/EI论文。
 
张琛,博士,国网能源院电网发展综合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市场机制设计和电力系统经济调度。以第一作者发表多篇SCI/EI期刊论文。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