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的四个创新
巅峰智业 / 2020-05-14 12:52:52
(一)数字化
数字经济时代下的文旅发展也面临着升级与变革。
从市场层面看,要创作出更多适应消费者需求的新型数字化产品。同时,推广社交平台、短视频、直播等服务新模式,积极推动数字化营销渠道建设。
从政府层面看,要切实利用科技提高运营效率与公共服务水平。要组建一支专业的数字化人才队伍,制定好区域的数字化认定标准。更为关键的是,要搭建多部门数据共享、管理联动的数字化管理平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敲响了警钟:文旅数字化管理不仅是文化与旅游的大数据搭建与信息共享,更要与卫生、公安、消防、气象、自然资源等部门搭建信息共享的纽带,以便于统筹管理,强化风险预警与应急处理能力,为文旅的健康发展增加一条“安全带”。
(二)智慧化
智慧旅游虽已经提出多年,但当前还大多停留在刷手机入园、安装摄像头等初级水平,管理与服务的智慧之路还很漫长。随着5G、虚拟现实、区块链、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应用,文旅的智慧化发展也势不可挡。部分地区已经走在了前列,“一部手机游云南”已经成为国内智慧旅游的标杆。贵州省也推出了“一码游贵州”全域智慧旅游平台,整合了大数据、5G直播、新零售、区块链等多项前沿科技,通过全省一个二维码,解决游客在贵州“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此外,无人餐厅、无人酒店等自助产品在新时期也将释放潜力,推进旅游服务的智慧化升级。
(三)融合化
要把文旅作为统筹产业发展的联动器,通过跨越产业寻找吸引、围绕主题叠加要素、利用场域延展功能等手段,促进文旅与其它产业的渗透融合。同时,要综合“持续发展、市场需求、产业关联、竞争优势、生态效益”等评价指标,根据各地发展实际,从农林、水利、科技、体育、工业、健康等产业中,选好优势产业,明确融合路径。
(四)生活化
在“十三五”收官之年,疫情打了经济一个措手不及,与物流和游戏的持续火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文旅的濒死挣扎:同程旅游转型卖菜、凯撒旅游接了代购、定制旅游企业改卖护肤品,旅行社转做农产品销售……“文旅是刚需”的概念在禁足面前不堪一击。残酷的现实也让业界开始反思,文旅的发展必须与生活需求结合,才能创造出更多生活必需品与精神必需品,从而产生消费。
从精神必需品看,线下的实体旅游将在疫情后得以复苏,“低密度+高质量”的品质旅行和“大众化+高频次”的休闲化旅行将成为新常态。要把握住旅游绿色生态机遇与自驾、自助旅游机遇,推出更多贴近生活休闲需要的文旅产品。而另一方面,疫情造就了“云旅游”,其催生的“心灵”旅游将有限的生命通过无限性的“云端”放大了可能性,这将重新定义旅游的内涵。
从生活必需品看,电商也为文旅销售提供了更多可能。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表示,电商作为新兴业态,是大有可为的。未来“文旅+电商”的模式将成为潮流,企业可探索扶贫、乡村振兴、非遗保护等领域的跨界合作,推出更多文旅生活消费品。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