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十五五规划编制 > 陈永胜:努力破解民生建设的短板弱项【为甘肃省“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 详情

陈永胜:努力破解民生建设的短板弱项【为甘肃省“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

甘肃日报 / 2020-04-29 15:28:19
  在“十四五”时期,由于发展条件的变化,民生保障不再是简单托底数、满足基本需求,而是要抬基数、实现高品质生活,关键是要努力破解民生领域里的建设短板和弱项。甘肃在“十四五”时期,一定要把破解民生领域短板和弱项作为一个重要的决策方面,选择高效对策。
 
  推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一是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大财政对教育支持力度。及时足额拨付各类教育资金,确保“两个只增不减”和“一个稳定增长”,调整优化教育经费来源结构,扩大社会投入比重。二是强化教育资源保障能力,着力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是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建设“教育智慧云平台”,丰富教育资源,优化教学手段,建立覆盖各年级、各学段、各学科的数字教育资源体系,构建全体参与、人人会用的信息技术运用系统,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共用。
 
  开展技能培训,促进就业创业。一是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二是构建扩大就业良性机制,提升就业优先政策效能,促进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青年、农村贫困劳动力、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多渠道就业创业。三是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制度,重点抓好新成长劳动力培训和企业在岗培训。四是建立政府帮扶困难群体就业的责任制度。解决好中低端劳动群体和大龄失业人员就业问题。五是引导更多社会力量投入,鼓励市场需求广、就业容量大、就业门槛低的家政护理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吸纳更多中低技能劳动者转岗就业。
 
  合理配置资源,提升医疗服务。一是有序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合理调整分级诊疗病种支付标准,支持县乡医疗机构扩大分级诊疗病种数量。二是鼓励各市州研究细化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医保支付等政策,拉开报销比例,引导合理就医。三是推动三级医院主动调整门诊病种结构,积极开展日间手术。鼓励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平等参与和适度竞争,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四是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五是深入实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启动社区医院建设试点。六是推进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建设,巩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
 
  丰富养老模式,健全养老体系。一是优先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实施“互联网+智慧养老”行动,建立省市县三级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二是完善以企业和机构为主体、社区为纽带、满足老年人各种服务需求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三是促进城乡养老服务均衡发展,加快建设高层次高质量的养老示范基地,探索政府搭台、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股份制合作的发展模式。四是继续实施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建设工程,对建档立卡贫困村和少数民族地区重点支持。五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支持社会力量设立居家养老服务网点,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公办养老机构转企、改制和重组。
 
  强化政策支持,完善住房保障。一是完善住房供应体系,满足居民多样化住房需求。管好用好公共租赁住房,逐步扩大保障覆盖面。二是加快城镇棚户区改造。各地要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应改尽改”的原则,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三是积极稳妥发展共有产权住房,支持政府、住房协会或其他社会非盈利机构发展共有产权住房,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在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安置项目中推行共有产权住房。四是健全住房配套政策,引导住房合理需求。五是支持缴存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房租,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和个体工商户逐步纳入公积金缴存范围,进一步推动个体、私营、混合所有制、外资等非公有制单位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
 
  加大资金投入,优化设施配套。一是加大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支持,重点围绕工程建设项目实施,积极与发改、住建等项目单位对接。二是加大省级和县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重点用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三是持续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持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四是持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高标准粮田建设,推进田水林路电综合配套。五是不断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点是要推动“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六是创新设施运行管护机制,实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运行管护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确保各类设施建成后长期稳定运行。
 
  作者单位: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