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
战略部署
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
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中央政治局在2019年2月就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举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对国际国内金融形势的认识,正确把握金融本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精准有效处置重点领域风险,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增强金融服务实体
经济能力,坚决打好防范化解包括金融风险在内的重大风险攻坚战,推动我国金融业健康发展。这是未来一个时期推动我国金融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在“第二十一章 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中用一节专题部署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的改革方向。此外,金融作为基础性生产要素,涉及国民经济循环、科技创新、对外开放、国家安全等多个领域,规划均在相应部分进行了部署,一并进行解读。
一、对央行的改革要求
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货币是金融的根基,中央银行负责调节货币总闸门。在现代信用货币体系下,中央银行对货币管理得好,就能够发挥出货币跨时空配置资源的积极作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央银行对货币管理得不好,不是出现货币超发导致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就是发生信用收缩,甚至造成经济金融危机。
《纲要》对央行改革提出,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稳妥推进数字货币研发。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完善央行
政策利率体系,更好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基准作用。其中,建立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在央行改革中处于绝对核心地位。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是现代货币
政策框架、金融基础设施服务体系、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和国际金融协调合作治理机制的总和。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目标是建立有助于实现币值稳定、充分就业、金融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四大任务的中央银行体制机制,管好货币总闸门,提供高质量金融基础设施服务,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管控外部溢出效应,促进形成公平合理的国际金融治理格局。
(一)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现代中央银行的最核心功能是执掌一国的货币政策。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包括优化的货币政策目标体系、创新的货币政策工具体系和畅通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一是货币政策以币值稳定为首要目标,更加重视充分就业。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坚持币值稳定,对内保持物价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要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完善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为短期政策利率和以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为中期政策利率的央行政策利率体系,有效实现操作目标。二是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健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创新和运用定向降准、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再贷款、再贴现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以永续债为突破口推动银行多渠道补资本,缓解资本约束。引导MLF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下行,下调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再贷款再贴现利率,推动整体市场利率和贷款利率下行,支持合理的贷款需求增长。三是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为抓手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逐步建立适应高质量发展需要的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完善“MLF利率→LPR→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利率调控传导路径。
(二)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
十四五”时期将完善中央银行调节银行货币创造的流动性、资本和利率约束的长效机制,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反映潜在产出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基本匹配。增强货币政策操作的规则性和透明度,建立制度化的货币政策沟通机制,有效管理和引导预期。完善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为短期政策利率和以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为中期政策利率的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健全利率走廊机制,引导市场利率围绕央行政策利率为中枢波动。深化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带动存款利率逐步走向市场化,使央行政策利率通过市场利率向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顺畅传导。破除贷款利率隐形下限,引导金融资源更多配置至小微、民营企业,提高小微、民营企业信贷市场的竞争性,从制度上解决小微、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本文刊登部分,报告订阅咨询:010-86390675 微信:chainzhang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