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行政区、功能区、基础设施为代表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载体,“十四五”规划纲要对此进行了三个层面的战略部署:一是从行政区视角,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大湾区、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二是从功能区的视角,强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创新功能。
三是从科技基础设施的视角,适度超前布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提高共享水平和使用效率。
一、行政区视角下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
按照“十四五”规划的部署和我国科技创新的区域布局,我国将要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等分层次的创新格局。毫无疑问,分别对应着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北京、上海、粤港澳集聚了全国最强的科技资源和
政策资源,合肥作为后起之秀已经在国家科技创新层面走在其他省会城市的前列,均将在未来五年的高质量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关键引领和支撑作用。
(一)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承载着我国最密集的科技资源,肩负着攀升全球科技创新高地的重任
1、北京
北京是我国科技基础最为雄厚、创新资源最为集聚、创新主体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拥有90多所大学,1000多所科研院所和近3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京国家重点实验室有128家,每天设立的科技型企业超过300家,在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中居于突出地位。“十三五”期间,科技部在重大专项领域支持北京近600个项目,财政资金达170多亿元;通过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了北京1980个项目,财政经费400多亿元。
本文刊登部分,报告订阅咨询:010-86390675 微信:chainzhang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