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是一国制度竞争力的直观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当前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就是以营商环境为核心的制度竞争。近年来,我国营商环境进步迅速,2019年在世界银行公布的国际排名中上升到31位,连续两年位列全球优化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大
经济体。但也要看到,我国营商环境区域之间、城市之间差异明显,营商环境改革向下传导不畅,行业壁垒、区域壁垒和信息壁垒仍然存在,企业综合经营成本仍然偏高,还有不小的改进空间。“十四五”时期,要充分认识到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性、全局性和系统性,努力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公正透明的法律政策环境、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瞄准提升企业活跃度和获得感,重点精简政府职能,强化法治的制度保障,加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营商环境。
一、营商环境的提出与内涵
世界银行提出的营商环境评价已被公认为反映一国竞争力的综合衡量指标。
(一)世界银行首创“营商环境”概念。世界银行集团下属的国际金融公司推动的“Doing Business”项目调查在2003年首次提出“营商环境”概念。该项目通过对各国中小企业的考察,采集较为全面的定量数据并分析后发布《营商环境报告》,供关注各国商业环境的人士参考。该报告采集各
经济体中最大工商业城市的数据(对人口超过1亿的11个经济体,还采集第二大工商业城市的数据),通过定量指标的测算评估,得出该经济体的商业监管规则的优劣等级并进行横向和纵向排名。目前,该报告已涉及全球190个经济体和10套指标,包括开办企业、办理许可、获得电力、登记财产、获得信贷、保护少数投资者、跨境贸易、缴纳税费、执行合同、办理破产等,在此基础上设计二级、三级指标,通过详细而客观的数据分析,帮助各经济体发现并纠正问题,引入具有可竞争、可比较、可量化以及可改革的指标来衡量监管过程。
本文刊登部分内容,报告订阅咨询请加微信:chainzhang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