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世界经济 > 世界经济复苏基础脆弱极可能再次陷入衰退 详情

世界经济复苏基础脆弱极可能再次陷入衰退

2022-07-04 13:28:18
据了解,原本2022年世界经济已经进入复苏之势,尽管复苏基础还极其脆弱。根据世界银行、IMF年初预测,2022年所有发达经济体的产出都将全面复苏。世界银行2022年1月11日发布《全球经济展望》数据,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将从2021年的5.5%下调至4.1%,2023年进一步下调至3.2%。联合国1月13日发布《2022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预测,全球经济2022和2023年将分别增长4%和3.5%。世界银行预测,2022年印度、伊拉克、孟加拉国、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卡塔尔、阿联酋、泰国、巴基斯坦、伊朗和土耳其将分别增长8.7%、7.3%、6.4%、5.9%、5.8%、5.5%、5.2%、4.9%、4.8%、4.6%、3.9%、3.4%、2.4%、2%;中国将增长5.1%,处于中位水平。两个机构都预测,世界经济将在2021年基础上有所下降。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率,预计将从2021年的6.3%下降到2022年的4.6%和2023年的4.4%,虽然仍高于发达经济体,但产出仍将比疫情爆发前低4%。发达经济体的增长率预计将从2021年的5%下降到2022年的3.8%和2023年的2.3%。
 
俄乌冲突发生后,主要国际组织、著名智库和经济学家进一步调低了对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联合国贸发会议率先调低了世界经济增长速度,该组织在2022年3月24日发布报告预计,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前景恶化,将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从3.6%下调至2.6%。4月12日,世界贸易组织(WTO)将对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从4.1%下调至2.8%。4月18日,世界银行将对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从4.1%下调至3.2%。4月19日,IMF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2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6%,较1月预测值下调0.8个百分点。其中,发达经济体2022年预计将增长3.3%,较此前预测值下调0.6个百分点;2023年预计将增长2.4%,较此前预测值下调0.2个百分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2022年预计将增长3.8%,较此前预测值下调1个百分点;2023年预计将增长4.4%,较此前预测值下调0.3个百分点。2022年和2023年,美国经济预计将分别增长3.7%和2.3%;欧元区经济将分别增长2.8%和2.3%;中国经济将分别增长4.4%和5.1%。
 
总体看,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呈现K字型的分化趋势。经济增长仍然非常脆弱,充满不确定性,如果战争进一步升级和美国等国家对俄罗斯制裁加剧,不排除全球经济会出现比2020年衰退程度更深的状况,有可能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低增长或负增长的衰退周期。IMF预测,2022年俄罗斯GDP将下降8.5%,2023年将下降2.3%;乌克兰GDP预计将收缩35%。
 
如果战争进一步升级,俄罗斯所受制裁和反制裁进一步升级,将对俄罗斯、乌克兰、欧盟、英国和对俄乌能源粮食等依赖程度高的国家的经济形成持续性打击。俄罗斯央行2022年3月初宏观经济调查显示,2022年俄罗斯通胀率将上升到20%,到2023年可能将降至8%;俄罗斯经济部预测,2022年俄罗斯国内GDP将萎缩8.8%。目前美欧等国家对俄罗斯制裁累计已经超过9000多项,其中从2月24日至4月20日就增加了6000多项。较为悲观的预测是,2022年俄罗斯经济将下降12.4%。美国总统拜登4月6日在华盛顿北美建筑工会全国立法会议上表示,制裁可抹去俄罗斯15年经济增长的成果。同时,欧盟2021年41%的天然气来自俄罗斯,对俄罗斯制裁升级也会增加欧元区内部“伴随通胀大幅上升而出现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欧盟对俄罗斯能源依赖较强的主要国家,很难达到年初预测的4%增长速度,且整个欧洲都可能出现能源危机、粮食危机和难民危机。由表2可知,2022、2023年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GDP增速预测值都大大低于年初预期。美国商务部4月28日数据显示,美国2022年第一季度GDP折合成年率下降1.4%,这也是2020年疫情之后美国经济首次出现负增长;中国第一季度GDP增速为4.8%,但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疫情反弹和预期减弱的四重压力。
 
2022年2月21日WTO发布的数据显示,继2021年货物贸易量强劲反弹之后,2022年初全球货物贸易额增长势头减弱,全球商品贸易量将增长3.0%,低于之前预测的4.7%。俄乌战争和战争制裁引发的连锁效应将逐步发酵,会整体拖累世界经济增长,全球不排除回到2020年负增长的水平,经济增长跌落的幅度也许会更深。一些受疫情和战情影响严重的国家,经济则可能陷入大衰退。
 
作者:陈文玲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 文章来源:长安街读书会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