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世界经济 > 德国的经济地理格局及演变分析 详情

德国的经济地理格局及演变分析

经济形势报告网 / 2021-07-28 15:23:27
自工业革命起至上世纪 70 年代,德国的传统工业主要分布于内陆西部地区。工业革命肇始于英国中部,随后向欧洲大陆传播。德国西部的鲁尔区(Ruhr)利用其丰富的煤矿资源,便利的莱茵河河运和铁路运输,开始大规模开采煤矿,发展钢铁和重化工业,成为德国经济的中心。到 1850 年,鲁尔区已运营了近 300 个煤矿。到 1870 年普 鲁士王国结束时,鲁尔区总人口近三百万,是彼时欧洲最大的工业区。直至今天,鲁尔区仍是德国重要的工业区和都市区,其总人口超过五百万。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战后经济的迅速恢复推升了全国对煤炭和钢铁的需求,鲁尔区的工业产值迅速增加,经济飞速发展。然而,随着煤炭在能源消费中逐步被石油取代,世界钢铁生产国和出口国的日益增加使得钢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加之区域内浅表煤矿开采殆尽,鲁尔区的煤炭产业逐渐陷入困境。鲁尔区的煤炭开采量和就业人数于1956 年和 1957 年分别达到峰值后持续下滑,大量矿井关闭,其国内生产总值占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北威州)的比例也从繁荣时期的 40%以上下跌至 80 年代以后的 25%左右。5 20 世纪 70 年代的经济危机使得全球对煤炭和钢铁的需求暴跌,鲁尔区的经济雪上加霜。区域内由于重化工业集聚,用地紧张、环 境污染、交通拥挤等问题凸显。加之当地政府未采取有效措施为新兴产业提供其所缺乏的土地资源与政策支持,大量的新兴产业企业转移到德国南部落户。6德国的经济中心也开始逐渐南移到以慕尼黑和斯特加特为核心的南部地区。
 
纵览历史,为何德国的经济和工业中心不在沿海而在内陆?首先,当前的经济地理格局受到早期工业布局的影响。在德国经济发展的初期,尤其是两次工业革命期间,经济发展对煤炭资源的依赖较大,而煤炭矿藏主要分布在 内陆西部的鲁尔地区和萨尔地区;其次,德国拥有便利的铁路与内河交通。德国工业化相对起步较晚,彼时铁路网 已经初步建立,德国南部的铁路网远比北部密集。此外,德国拥有莱茵河等南北流向以及多瑙河等东西流向的天然河道,并且建成了总长度 1000 多公里的运河,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内河运输网。目前德国的内河年货运量不少于两亿吨,占到德国货运总量四分之一左右;再次,德国内陆地区与其主要贸易国家在地理上更为接近。依靠便利的铁路运输和内河航运,德国可以从陆地上实现与邻国的经贸交流,而相比之下北部邻国少,仅有波罗的海三国。近年来,沿海的汉堡、不来梅虽然依托便利的海运有所发展,但仍落后于内地。以 2019 年为例,沿海三州三城(包括汉 堡、不来梅、布兰登堡、下萨克森州、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和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的地区生产总值不到 全国的五分之一。
 
近二十年来,德国的经济中心呈现出进一步南移的趋势。南部的巴登符腾堡州和巴伐利亚州地区生产总值从占 全国的 31%上升到 34%,而西部北威州的地区生产总值则从占全国的 22%下降到了 21%。从人均 GDP 来看,巴登符腾堡州和巴伐利亚州与北威州的差距在二十年间扩大了十分之一左右。其中,巴登符登堡州是现代汽车工业的摇篮。1886 年,巴登符腾堡州曼海姆专利局批准卡尔·本茨(Karl Benz)的三轮汽车专利申请,次年戈特利布·戴姆勒 (Gottlieb Daimler)制成世界上第一辆四轮汽车。如今,汽车制造商戴姆勒(梅赛德斯·奔驰)和保时捷,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博世和马勒都在斯图加特设有总部。慕尼黑是巴伐利亚州首府,其经济结构新兴产业和传统行业并存,包括汽车、计算机、生物技术和电子等行业。西门子,安联,航空发动机制造商 MTU,卡车制造商 MAN AG 等跨国企业均在慕尼黑设有总部。近三十年来,以慕尼黑为核心的巴伐利亚州经济迅速发展,其人均 GDP 从 1991 年的 2.3 万欧元增加到 2019 年的 4.8 万欧元,不仅远远领先于鲁尔区所在的北威州,还于近十年间基本超过了巴登符登堡 州。于此同时,慕尼黑在德国百万人口城市中保持着最低的失业率,8 大量的人口涌入慕尼黑地区,慕尼黑的人口 已从十年前的133万增加到 2019 年的近150 万。
 
为何近二十年来德国南部地区的发展较西部地区更快?首先,随着全球能源格局的变迁以及煤炭资源的开采, 鲁尔区的煤炭和钢铁行业不复鼎盛,还带来了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加之重化工业集聚,鲁尔区土地资源紧张,无法保障新兴产业所需要的土地等资源,也缺乏配套的政策支持;其次,南部地区尤其是巴伐利亚州充分利用政策和人才优势吸引了大量高科技企业的入驻,如未来巴伐利亚倡议(Future Bavaria Initiative)和高科技倡议(High Tech Initiative)等;再次,南部地区由于纬度偏南,夏季较长,加之污染较少,环境宜居,不仅科研院校林立,吸 引了大量的人口流入,还为电子、生物科技等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土壤,使得南部地区尤其是慕尼黑等城市形成了多样化的产业结构。这也客观上有利于慕尼黑等城市在德国近二十年来制造业向东亚转移的浪潮中独善其身;最后,南部的巴伐利亚州在地理位置上更为毗邻人口众多的中东欧地区,而鲁尔区所在的北威州则毗邻荷兰、比利时等西欧国家。近二十年来,德国对外贸易的地理格局有所改变,中东欧地区尤其是波兰、捷克等国在德国的外贸份额中占比增加明显,而西欧地区的份额略有下降。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