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正在迎来一轮景气周期
2021-05-12 13:43:42
美国经济进入加速追赶阶段
今年美国经济在高压政策下可能走向过热,“拜登新周期”可能成为全球经济的关键词之一。一方面,美国疫苗质量和接种效率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相对领先,截至4月中旬,美国疫苗完成接种率已超过20%,有望较早放开管控和边境。另一方面,美国持续对经济采取高压刺激,推动需求恢复。
与之不同,中国宏观政策逐步恢复常态,更加聚焦于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平衡,关注长期可持续性问题。此外,中国由于境内相对处于无疫环境,疫苗接种率有待提高,导致中国可能在本轮全球开放进程中处于滞后位置,美国经济增速可能实现加速追赶。
美国经济出现过热概率较高
拜登政府上台后致力于打造“高压经济学”,利用目前宽松货币环境持续推出大规模财政刺激,目标并非单纯追求GDP增速回到疫情前的潜在增速,而是旨在实现“就业最大化”。拜登政府希望通过基础建设投资补短板,产生外溢效应,创造工作岗位,再叠加财政转移支付、劳动者培训教育、税收制度调整等以实现中低收入群体的全民就业,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化。该政策框架可能在短期内推动美国经济增长达到更高水平,但也会导致美国劳动力市场紧张,工资上涨和通胀压力骤增。
在疫苗接种快、政策刺激力度大、消费者储蓄充足三大因素叠加作用下,未来一段时期美国经济出现过热的概率较高。一是美国疫苗接种进展领先于全球其他发达国家,有利于经济运行回归常态和促进消费回升。二是美国刺激政策力度已然极大,今年4月IMF财政监测报告显示,2020年美国政府赤字率高达15.8%,在全球主要国家中居首。三是拜登政府通过1.9万亿的疫情纾困方案之后,目前美国居民账户储蓄较正常情况高约2万亿美元。一旦疫苗接种到位、生活习惯恢复,消费需求可能会爆发性释放。
此外,拜登2万多亿美元新基建措施有望在新财年落地。从计划的实现性来看,今年10月份美国进入新的预算周期,可通过“预算协调”方式实现政策落地。从计划效果来看,过去几十年美国公共项目的投资,至少一半的投资金额在第一年会被拨款使用,统计显示,大项目前12个月会拨款52.2%,而中小项目前12个月会拨款69%,因此刺激效果可能在前两年有明显体现。
综上,有参会专家预测今年美国GDP可能达到8%以上,预计年底美国核心PCE可能上探2.5%,明年存在更持续的通胀压力。这可能导致美联储在今年底收缩资产负债表,同时加息时点也可能提前。
美国结构性通胀压力不容忽视
过去几十年“菲利普斯曲线”平坦化,全球长期处于低通胀环境,背后有三个结构性因素,包括贸易全球化、科技巨头化、企业巨头化。然而,这三个因素都正迎来转折,从而加剧美国乃至全球经济的结构性通胀压力。
一是近年来出于创造本国就业和产业链安全性等考虑,美欧日韩等发达国家力促制造业回流,逆全球化过程将导致发达国家生产成本提升。例如,今年1月,拜登签署《关于确保未来由美国工人在美国制造的行政令》,旨在要求政府采购时优先选择国内供应商。去年7月,韩国政府发布《材料、零部件和设备2.0战略》促进韩企回流。去年4月,日本经济刺激计划拨出2200亿日元用于帮助日企回流等。
二是中美欧等大国都在开展科技反垄断。过去科技企业、平台经济迅速发展,提升效率、压低通胀,但也导致不平等问题;近年来各国科技反垄断进度加快,例如今年4月13日美国共和党参议员乔什·霍利提出一项法案,要求禁止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的公司进行并购,授权联邦贸易委员会(FTC)禁止“数字主导企业”收购潜在竞争对手。
三是拜登在收入分配领域计划通过给企业加税来支持规模高达2.25万亿美元的“美国就业计划”,为中低收入劳动者提供更多的转移支付。这将一方面抬高企业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提高社会有效需求,扭转过去多年的低通胀局面。
债券市场或将窄区间波动 密切关注信用债市场风险
货币政策调整空间较小,狭义流动性保持中性
当前宏观环境下,国内货币政策调整的空间可能较小。经济同比数据较好,但经济修复依然不平衡。PPI强,而核心CPI弱。央行需要在防风险、抗通胀、稳增长等多个目标间作平衡。今年控制宏观杠杆率是一个重点任务,政策着力点包括信贷额度管控、房地产“三道红线”等。狭义流动性或将保持在中性、稳定的水平,预计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将介于2017年水平与2019年水平之间,资金利率围绕OMO和MLF利率上下波动。当美国真正开始退出QE或加息时,国内货币政策面临的压力可能相应增加。
预计债券市场的利率走势将呈现窄区间波动特征。从中期来看,虽然经济增长的同比高点已过,但环比来看二三季度并不弱,市场上多空双方难以形成一致预期。通胀因素对市场有扰动,但尚不对货币政策产生实质性触动。从短期来看,主要关注资金面供求关系,近期看空的投资者已经没有看空的筹码,并且银行和保险机构配置需求较大,导致市场表现偏强。后续须关注两点扰动风险:一是利率债的供给节奏,二是如果债市信用风险暴露可能传导冲击市场流动性。
信用债市场风险须高度关注
今年信用债市场风险须引起高度关注。第一,虽然经济修复好转,但局部的融资条件弱化。例如转型困难或经营能力偏弱的城投企业与其他地方国企,发债难度有所增强。此外,金融机构出于风险规避动机,减少对一些融资主体的融资支持,使得其融资条件进一步变差,导致市场可能陷入负反馈循环。第二,今年监管层可能提升债务风险容忍度。去年考虑到疫情原因,监管层对债务风险暴露的容忍度较低;而今年随着经济好转,风险包容度也可能随之提升。第三,最近出台的信用评级新规、深化预算管理意见等政策可能对企业融资产生影响。部分企业面临评级调降压力,可能会引发市场的负反馈。
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存分歧
去年4月以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目前主要商品价格已经显著高于疫情前的水平。本轮大宗商品周期启动的原因在于,从金融属性来看,疫情后全球主要经济体货币宽松,美欧日M2同比增速超过20%,推升商品价格水涨船高。同时,由于大宗商品多为美元计价,疫情暴发后美元指数显著走弱也进一步推升商品价格。从商品属性来看,疫后全球经济复苏拉动了商品需求。原油、铜等主要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均伴随着库存的减少,也印证了商品阶段性供需紧张刺激价格上涨的逻辑。此外,经济结构转型也有助于大宗商品步入上行周期。当前,全球环保主义盛行,主要经济体开启大规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显著增加了对铜等金属商品的需求,进一步推升其价格。
来源: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