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世界2021:认清形势 疫情改变不了大趋势 合作才能共赢
光明日报 / 2021-01-02 15:22:30
2020年,对全球而言,都是会被写入历史的不平凡一年。这一年刚刚开始,新冠肺炎疫情便暴发并肆虐地球,几乎导致地球“停摆”,整个世界的经济活动也因此陷入了历史罕见的停滞中。疫情和衰退对理性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考验,但希望与未来仍须以理性孜孜求索。
1.2020年,疫情冲击下的衰退阴霾
疫情来袭,对于社会变化最敏感的金融市场首当其冲。2月,疫情在全球暴发。3月9日,周一,美国股市开盘即狂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超过2000点,标普500指数暴跌7.2%,一时触发熔断机制。这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股首次暴跌熔断,而且,这其实也只是美股的第二次熔断。不仅如此,道指直落2000点也是有史以来首见。而股市大跌之前,是油价大跌。金融市场油价开盘即“闪崩”,狂泻31%,被形容为“惨烈崩盘”。
更为可怕的是,这只是个开始。随后,美股再次经历“黑色星期一”,在短短10天内,美股四次“熔断”,创造了多个历史纪录。不仅如此,美油期货5月合约最低跌至负40美元/桶,已然颠覆经济学和商品交易价格常识。这是自石油期货从1983年在纽约商品交易所开始交易后首次跌入负数交易。而油价走低的主要原因,还是疫情背景下的全球经济停摆和需求疲弱。
其间,美联储开启了史无前例的无限量量化宽松(QE),开始买市场上除股票之外几乎所有的信用产品。应该说,此前,美联储政策工具已经多次加码,但总体而言,似乎效果式微。面对美联储空前的“大力度”“救市”政策,有些人感叹美联储的独立性丧失殆尽,也有人感叹美联储的“大动作”很多余且反而吓坏市场,还有人担忧天量“放水”会带来无穷后患。
金融市场随后暂时“企稳”,但实体经济一片“哀号”。全球的航空业受到沉重打击。新冠肺炎疫情对航空业的供需两侧均产生了影响,各国政府相继出台限行令,民众心存恐惧,市场交易大量消失,都导致客流量流失。新兴产业,如旅游业中的独角兽爱彼迎Airbnb整体业务下滑超80%。老品牌,如加拿大太阳马戏团,申请破产保护。这家全球最大的戏剧公司,每年观众人数超过十万人,并获得过艾美奖、斑比奖等国际演艺界各项最高荣誉。
在全球经济、贸易、投资都趋于停滞的状态下,一些国家讨论最多的却是“禁令”。美国的投资限制不断增加。印度宣布禁止多款中国应用,理由是“这些应用从事的活动有损印度主权和完整、国防、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
这些都并不是疫情的直接产物,而是由来已久,早于疫情之前。但疫情进一步加剧了冲突,成为大趋势中的一段小高潮。在生死关头、在困境之中,人们的价值和信念再一次受到冲击,让尖锐的更加尖锐,让分裂的更加分裂。
2.艰难且分化的复苏之路
各经济体在经历疫情的惨烈洗礼后也呈现出差异化复苏,恢复态势不尽相同。
美国方面,在经历2020年上半年经济大幅下跌与失业率持续走高后,开始进入复苏节奏,预计在2021年与2022年经济将分别增长3.2%与3.5%,失业率也将实现稳步下降,美政府多轮财政刺激计划的政策效果逐步显现。特朗普总统近日正式签署了总额约2.3万亿美元的一揽子支出法案,但是这一因两党博弈迟到了半年多的新一轮纾困计划,无法弥补近几个月疫情快速蔓延对美国经济和民众造成的伤害,也无法根本解决疫情造成的长期失业人口上升、贫富差距扩大等问题。
欧洲方面,欧委会与各成员国为应对疫情冲击而推出的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正对区内复苏产生积极推动作用,预计欧元区2021年与2022年将分别增长3.5%和3.25%,但仍要等到2022年年底才能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当前,德国、法国等欧盟大国已出现明显复苏迹象,就业市场也在逐步改善,但2020年9月以来的疫情二次暴发再次打断了欧元区的复苏进程,欧洲正不断在防疫封锁与重振经济间艰难抉择,而由此引发的不确定性与信心降低将持续困扰私人消费和区内投资,加之庞大的财政支持计划与低迷的经济活动正不断加剧各国公共债务积累,经济复苏之路隐患重重,欧洲急需在严控疫情蔓延与引导衰退行业向更具可持续性领域再布局、再分配方面作出迅速决断。
新兴市场国家方面,受卫生条件、防疫措施等客观现实影响,相关国家在本次疫情中遭受了远甚于发达国家的冲击。除中国之外,新兴市场国家始终承受着疫情带来的巨大压力,甚至部分国家目前仍处疫情暴发阶段,但面对持续承压的经济颓势,也不得不开启经济重启之路,预计俄罗斯、巴西、南非、墨西哥等国2021年经济增速将分别达3.3%、2.6%、3.1%和3.6%。虽然部分国家经济活动已呈现日趋活跃的态势,但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疫情正迅速恶化,而由此带来的严格封锁措施将导致经济活动受到比此前市场预期更为严重的干扰,加之相关国家的财政规模相对较小,进一步降息或实施大规模量化宽松的政策空间有限,将使相关国家的经济重启之路更加漫长。
3.中国经济强劲复苏是“带给世界的礼物”
中国的经济复苏在全球尤为突出。2020年3月,中国制造业PMI为52.0%,比上月回升16.3个百分点,复工速度、规模都肉眼可见地在增加。-6.8%、3.2%、4.9%,前三个季度中国经济的增速画出了从负增长到不断向上的直线。不同于全球经济还处于挣扎之中,中国主要经济指标持续恢复。11月制造业和服务业PMI均超过预期和前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4%,中国将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中国为控制疫情和恢复经济社会秩序付出了巨大努力,也因此成为疫情发生以来第一个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中国的复工复产步伐稳健,而货币及财政政策也同样稳健,在全球“大放水”的背景下,保持了中性,为未来的政策调整留下了更多空间。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为2020年世界经济增长作出巨大贡献,与此同时,由于疫情控制得当、得力,中国市场的稳定性和确定性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和订单,为世界远远落后于需求的供给恢复做出了有效的补充。德国财经网2020年12月报道称,当欧美国家处于第二次疫情之中,经济因封锁或半封锁受到影响之时,中国的经济增长仍在继续,这是“给世界经济的一份礼物”。
不仅如此,中国在全球保护主义、民粹主义兴起的大背景中,深刻认识到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意义,更加坚定不移地进一步对外开放,与世界共享开放包容创新的价值观,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治理解决方案。而且,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胸襟、情怀和认知、思路,中国才能够在2020年这个天灾横行的年度里,摆脱自然界未知之手的“摆布”,用自己的决心和定力书写更美好的明天。
4.展望未来,仍须忧患
2021年,必然仍是难以平静的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1年世界经济作出了判断,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
展望2021年,经合组织预测,在疫苗接种等利好因素推动下,全球经济将增长4.2%。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经济虽然经历了2020年年初的市场危机、年中的探底和下半年的复苏回升,但其真实经济增速、就业率和贸易平衡远远没有达到疫情前的水平。不仅如此,这种“复苏”相当程度上得益于其货币政策的“大放水”和财政政策的“大发钱”。而这些政策,并不是没有代价的。大量资金流向股市和房市,将进一步助长金融投机行为,影响实体经济复苏。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国家,政府债务水平都将在历史高位上运行,高债务将不可避免冲击疫后的投资。
从疫情前就能够看到,许多国家的内部结构性矛盾,正源于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经济金融化。经济金融化带来了经济泡沫、高企的债务和财富收入的分化,这些经济结果造成了阶层固化和社会撕裂,又进一步加重了经济增长的负担。而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直升机撒钱”虽然一时缓解了金融危机带来的市场流动性枯竭问题,却更加重了资产收益大于劳动收益的鸿沟,财富分化愈加严重,社会冲突更加突出。然而,在此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未能很好反思自身结构性问题,反而挥舞起保护主义、民族主义大旗,企图归因于其他国家,在全球掀起了所谓“贸易战”“打击企业战”等“热潮”,导致全球经济发展愈加受阻。
近几个月,关于疫苗传出了一些好消息,但疫苗效果如何还一时很难全面评估。一些国家从地缘政治和国家竞争角度去应对人类健康的大问题,不禁让人担心,即使疫苗成功抗击病毒,保护主义的“病毒”可能对经济的影响会更深远。
在此次疫情暴发初期,一些国家对中国经济不但不看好,还以各种“脱钩”“禁运”“产业链转移”为威胁,认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不可能控制好疫情,更不可能获得经济复苏。然而,事实证明,中国用自己的方式做出了及时、得力的决策和行动,以更加稳定和确定的市场迎来了更多的全球订单,走在了全球经济复苏的前列。
因此,在2021年,一方面,全球的保护主义趋势难言“式微”,对经济影响仍将持续;另一方面,中国的表率作用给了世界各国极大震撼,深层次结构性改革该如何实践,也会逐渐被各国所思考。这将是更加充满博弈、磨合与反思的一年。撕裂与冲突将继续,但理性与协调更不会缺位。
5.“拉手”而非“松手”,才能共赢明天
无论从历史看,还是从现实看,我们都处于一个历史拐点,但借鉴历次经济危机的历史和2020年复苏分化带来的启示,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是疫情改变不了大趋势,全球经济仍需要更为深刻的结构性改革。过去几年里,经济全球化进程遭遇“逆全球化”冲击。保守主义、民粹主义不断兴起,鼓噪经济“脱钩”。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贸易量下降0.4%。降幅虽然不大,却是2009年以来的首次,而2018年增幅超过3%。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2019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同比下降13%,标志全球FDI连续第三年下降。报告分析认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美国2017年实施的税改。此外,部分主要外资吸收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加强了外资项目审查政策,也减少了外资流入。各国不应该寻求将国内矛盾外移,而应该寻求“做好自己的事”。
二是合作才有赢的可能,“拆台”只可能都输。2008年的“大衰退”之所以没有演变成1929年的“大萧条”,而是较快复苏,除了不同的货币体系背景等以外,全球的联动合作机制至关重要。美国与许多国家建立了货币互换机制,且最终大家形成一定共识。而“大萧条”时期,美国通过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进一步提高近900种进口商品的税率,进口商品的平均税率达50%以上。此后各国相继展开报复行动,美国及全球的贸易总额大幅下降,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持续减弱。当前,鼓吹保护主义的声音不绝于耳,这是极其不明智的。令人振奋的是,在2020年即将结束之际,中欧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达成了一份平衡、高水平、互利共赢的投资协定。中欧以实际行动共同向世界释放出清晰有力的信号:实现互利共赢,需要“拉手”而非“松手”,需要“拆墙”而非“筑墙”。这不仅对中欧关系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也将有力拉动后疫情时期世界经济复苏,增强国际社会对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信心。
三是应对措施必须适合本国情况。纵观历史,无论是美国历史上的“大萧条”“大衰退”,或是其他国家面临的金融经济危机,其成因或有相同之处,但因所处历史环境、社会背景、政治体制不同,具体爆发路径、爆发情势等都有所不同,因此使用对策也不能完全相同。不同国家的结构性改革情况不同,重点是弄通思路,对症下药。
2020年是不平静的一年,但也更加有助于人们看清真相、理清思路、找到问题、追寻答案。展望2021年,认清形势、坚持初心、办好自己的事,始终是发展的正确路径。
(作者:万喆,系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
原标题:世界经济将在不稳定不平衡中复苏前行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