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经济形势、货币政策等,央行行长潘功胜最新发声
中国经济网 / 2023-11-29 10:41:07
据央行网站消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香港金融管理局—国际清算银行高级别会议上,就中国的经济形势、货币政策、金融业对外开放、参与国际金融治理以及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作用谈几点意见。
关于中国经济形势
中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总体回升的态势更趋明显。前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5.2%,预计全年能够顺利实现5%的经济增长目标。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中国今年经济增长预测上调至5.4%,这个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
从GDP的主要组成部分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上升,服务业表现良好。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继续反弹,同比增长7.6%。
投资方面,今年1-10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2%,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民间项目投资同比增长9.1%,高技术产业投资持续较快增长,同比增长11%。
外贸方面,10月份,以人民币计价的进出口额止跌回升,同比增长约1%。反映实物量的进出口货运量保持10%左右的增长。
过去一年来,很多央行面临通胀居高不下的挑战,中国的情况则有所不同。当前,中国的CPI正逐步触底回升。8至9月,CPI恢复正增长。10月,受食品价格同比下跌4%、特别是猪肉价格同比下跌30%等因素影响,CPI同比小幅下跌。我们认为食品价格不会持续下跌,预计CPI将会温和上行。
PMI也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制造业PMI持续改善,5月以来总体呈上升趋势。服务业PMI今年以来一直处于扩张区间。
分析中国经济需要注意两个视角。一是当前中国的GDP总量已超120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8万亿美元。庞大的基数决定了中国经济很难像此前那样维持每年8-10%的高速增长。二是中国正在经历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传统增长模式过度依赖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也许短期内能实现更高增速,但也会固化结构性矛盾,损害增长的可持续性。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更加重要,我们必须更加关注经济结构调整,培育新的增长点。这是我们必须要经历的转型之路。
展望未来,中国拥有创新能力强、市场广阔、基础设施完善、产业链完整以及人力资源丰富且质量高等优势,加上前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效应逐步显现,相信2024年及以后中国经济将保持健康、可持续增长。
关于货币政策
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包括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降低政策利率,带动贷款报价利率(LPR)等市场利率下行等。
上述举措为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10月,M2和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分别增长10.3%和9.3%。9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8%,处于历史最低水平。
同时,我们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加大对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三季度末,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约7万亿元,约占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的15%。
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关于金融业高水平开放
刚刚结束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会议提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推进金融业高水平开放是我们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内容。
一是有序推进金融服务业开放。取消银行、保险、证券领域外资持股比例限制。稳步扩大金融领域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吸引外资金融机构来华展业。两周前,中国人民银行向万事网联公司核发了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
过去两个月以来,何立峰副总理在访德、访美期间分别与德国和美国工商金融界座谈。中国人民银行也有定期与金融机构座谈、听取意见和建议的工作机制。今年9月,我们在北京召开了外资金融机构和外资企业座谈会。今天上午,我与在港中外资金融机构座谈交流,了解他们的展业情况,协调推动解决一些困难和问题。
二是稳慎推进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中国A股和国债被纳入MSCI、富时罗素、彭博巴克莱、摩根大通等全球主流指数。目前,境外机构持有我国债券3.3万亿元人民币,近几年年均增速约为30%。
我们积极顺应国际投资者的需求,为直接投资中国金融市场提供便利。“沪深港通”、“债券通”、“互换通”等平稳高效运行,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了更多投资渠道。香港在内地金融市场对外开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连接内地和国际金融市场的桥梁。
三是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中获得广泛使用。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在顺应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人民币跨境使用制度安排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人民币的跨境支付、投融资、储备等国际货币功能稳步增强。总的来看,人民币已初步具备了国际使用的网络效应,为境内外主体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货币选择,有利于为跨境贸易和投融资活动提供便利、降低汇率风险和汇兑成本。
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经验表明,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是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和重要保障,是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
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治理体系也处于调整变革的关键时期。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二十国集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清算银行等全球治理平台和机制,积极参与全球金融治理和政策协调。
同时,我们也积极开展双边金融合作。今年以来,先后与美国、欧盟成立金融工作组,这是首次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与美、欧等主要经济体在金融领域成立的专门工作机制,有助于深化双边金融领域的沟通与协调,推动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金融稳定等领域的合作。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践行多边主义,贡献中国智慧,展现大国央行担当。一是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对话与协调,共同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维护金融稳定;二是坚定推进全球金融治理改革,推动完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治理结构和代表性,构建公正高效的全球金融治理格局;三是与全球各国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关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独特优势
香港是全球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具有高度开放的商业环境、深度的金融市场体系、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巨大的人才优势、健全的法律体系和国际化的金融监管体系。香港不仅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离岸人民币市场,还是亚洲最大的资产管理中心、私人财富管理中心以及第二大对冲私募基金枢纽。
中国人民银行坚定维护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我们将不断优化跨境人民币业务政策体系,强化香港的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和风险管理中心功能,支持香港打造亚太地区金融科技枢纽和可持续金融中心。我们坚定支持香港的金融稳定。
我们相信,得益于上述突出优势和良好的政策环境,加之香港人民的勤勉努力,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将不断巩固提升。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