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要闻纵览 > 中国经济全面常态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详情

中国经济全面常态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中国经济时报 / 2021-06-29 11:28:55
2021年,中国经济持续复苏并走向常态化,中国经济常态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1年,中国经济持续复苏并走向常态化,中国经济常态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6月26日发布的中期报告认为,上半年,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开启了政策常态化进程,并完成了压力测试;展望下半年,随着中国经济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常规性扩张政策效应的延后显化、中长期发展战略的布局和项目落地、全球疫情及经济形势的逐渐明朗,中国宏观经济有望加快完成常态化进程。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教授、中国宏观经济论坛课题组成员刘晓光表示,在外部疫情反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债务风险累积、政策性力量退出等因素综合作用下,中国经济常态化进程面临的内外部压力增加。一是内需恢复仍不充分,供需结构仍不平衡,指标比例仍不协调,区域仍在分化,使得经济复苏动力在边际上出现弱化势头,影响经济常态化进程。二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国内价格传导机制不畅,给宏观经济运行和货币政策实施带来一定难度。三是趋势性消费需求不足成为扩大内需、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堵点。四是制造业投资与增加值增速分化,中长期预期有待改善。五是企业出现库存积压、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信用市场风险有所释放。六是就业压力减轻,但毕业生和农民工群体就业压力仍然较大。
 
针对中国经济常态化进程中面临的短期内外部压力,课题组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在总体政策定位上,2021年依然需要保持相对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组合,在超常规政策退出的同时,利用常规性扩张政策填补政策力量下滑的空缺,再回归“六稳”培育国民经济循环的内生动力。宏观政策需要以稳定物价和充分就业为锚,以全面扩大内需、缩小供需缺口为基本目标,为新战略启动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妥善安排抗疫政策和纾困政策的退出,积极应对金融风险显化的挑战,逐步回归常态化宏观调控模式。
 
第二,财政政策需要把握好节奏和力度,超常规积极财政政策需要先逐步向常规性积极财政政策转变,然后才是逐步回归中性。2021年的宏观政策仍应该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保持连续性稳定性,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兼顾稳增长和防风险需要,合理安排支出规模,不急转弯,把握好时度效。2021年财政政策在赤字、支出和收入端均体现了以积极姿态向常态化回归,但财政政策节奏后移、货币政策全面收紧,使得上半年政策支撑力明显减少。对于下半年密集实施剩余预算,需要科学把握进度来保证效率。2021年的财政政策还应配合“十四五”规划的战略布局,进行财政支出结构的重点调整。加强科技创新攻关的支出;对于国内大循环关键产业链布局的调整;积极对接新的扩大内需战略。配合新发展格局,对财政结构上的安排也应重新审视,作出布局点和着力点的变化。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意味着在关键核心技术、高新技术上的布局,在核心产业上进行国产替代的布局,以及在出口转内销等方面的一系列布局,都需要未来财税改革的配合,需要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的调整,以实现新战略与传统战略的对接。
 
第三,货币政策需要做好应对下半年经济增速回调以及美联储“加息缩表”风波的准备。我国当前的复苏路径还需要政策支撑,货币政策需要在总需求不足和结构性问题固化之间找到平衡点,政策取向和力度都需要更加灵活适度。在政策执行中,注意防范下半年经济下行风险,货币政策可以在稳健的基础上控制节奏,前紧后松。
 
在普惠和防风险的前提下,保持杠杆率的稳定。推动以消费为基础的国内大循环,需要进一步增加普惠性消费金融力度。保持杠杆率稳定的核心条件是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利率,利用未来的高增长化解信贷风险。在加强监管和信贷风险控制下,推动正规金融体系和金融科技的融合,提升普惠金融力度。
 
积极应对人民币升值趋势。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需要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提升,通过中国供给安全资产,提升国内留存的消费,这就意味着未来我国人民币国际化需求会逐步加速,需要对升值趋势预留政策空间。
 
做好应对美联储“加息缩表”风波的准备。美国的CPI通胀,特别是核心CPI通胀和资产价格均已经严重超调,下半年释放“加息缩表”信号将是大概率事件,相关市场预期和反向操作将会相应展开。届时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新兴市场国家被迫加入加息阵营,中国目前已经偏紧的货币政策是否具有相应的加息空间,很可能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常态化进程。
 
第四,高度重视经济复苏时政策退出带来的风险问题。把“稳杠杆”作为短期宏观监管目标,2021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可以考虑金融成本持续下降与货币数量收缩相组合的模式进行定位。对于特殊行业和特殊群体的一些纾困政策可以采取逐步退坡的方式,防止政策悬崖带来的新风险。对于中小微企业的部分财政货币扶持可以出台新的政策进行续接,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和金融系统让利政策等特殊政策应当进行安排适度的过渡措施,不宜快速退出。部分专项再贷款再贴现、中小企业信用贷款支持工具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还可以继续发挥作用。
 
第五,加快“十四五”规划项目实施和布局,发挥预期引领和跨周期调节作用。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统领下,通过加快科技自立自强的布局、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布局、国内大循环畅通与短板的补足、扩大内需战略具体举措的启动,不仅有望改善市场主体预期,也有利于替代非常规刺激政策成为短期需求扩张的基础性力量。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