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十大宏观政策信号
中宏国研原创 / 2020-12-22 13:34:5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下简称“会议”)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处于“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和“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的历史焦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会议在总结今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的基础上,为明年经济工作作出具体部署,为经济政策划出了重点。
会议指出,在这“极不平凡的一年”,我国“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在一季度同比下降6.8%的情况下,我国经济二季度同比增长3.2%,三季度进一步增速至4.9%,“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经济的强劲复苏也为世界经济注入活力。在经济复苏的同时,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5G技术得到进一步推广、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投入正式运行、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改革开放实现重要突破,央企公司制改革取得积极成效、中国签署RCEP并加强了同日韩及东盟的联系、双向推动“请进来”和“走出去”。民生得到有力保障,彻底告别绝对贫困。
会议在肯定目前已取得发展成绩的同时,也指出国内国外仍存在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国内风险主要来源于房地产行业与债务。房地产成为今年驱动经济回升的主要因素,受疫情与政策的双重影响,预计明年房地产行业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债务风险积累并逐步显化,持续上升的企业杠杆率和2021年可能出现的更高企业违约率,都将给银行业带来重大风险。由于经济的下行压力,部分城投债违约的压力也客观存在。国外风险主要来源于新冠疫情与出口。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可能更持久更严重,目前全球疫情形势尚不明朗,二次疫情的苗头已经在一些国家出现。出口面临不确定性,受益于得力的疫情防控、相对完备的产业链以及国外消费端刺激,今年我国出口不降反升、打破出口记录。然而消费端刺激难以延续,随着疫情最终得到控制,明年我国出口大概率出现回落。
面对以上风险和不确定性,明年宏观政策整体上强调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结构上有所调整:财政政策上对于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要增强财力保障,在促进科技创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调节收入分配主动作为;对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要抓实化解,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货币政策加入对“精准”和“合理”的考量,并要“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关系”。另外、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重提“需求侧管理”,对需求侧进行有效制度安排;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拓展了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相关内容;房地产重新作为一项重点任务值得重视;加快中国经济绿色转型,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一、财政政策:“积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
财政政策方面,去年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更加注重结构调整”。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基调没有改变,但在强调“提质增效”的同时突出“更可持续”。在主要任务上,今年会议对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有了全新的要求。一是要增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在促进科技创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调节收入分配上主动作为,二是要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
(一)经济发展“更可持续”。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经济“更可持续”发展需要财政政策的支持。财政政策的着力点从“减税降费”转移到财税体制改革以及发挥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包括“增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在促进科技创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调节收入分配上主动作为”。预计明年财政政策将结合需求侧管理,加强对于新基建等领域的支持力度,拓展投资空间,优化投资结构,促进经济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另外,可能会推出税制上的改革。
(二)财政政策“更可持续”。受疫情冲击,今年发行新增专项债3.75万亿,发行抗疫特别国债1万亿,在赤字率首次突破3%的国际警戒线、达到了3.6%的背景下,会议要求财政政策“更可持续”,强调“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同时“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倡导“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考虑到2021年实际经济增长预期为8.2%,财政政策仍具有调整空间。未来财政政策大概率不会收紧,但会主要依托经济增长逐步回归常态。今年地方债额度大幅增长导致地方政府债务率已接近红线,结合会议提出“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的要求,预计明年财政赤字率可能有所降低。
二、货币政策:“稳健”、“灵活精准”、“不急转弯”
货币政策方面,会议明确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没有改变,同时强调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受到基数原因,预计2021年名义GDP增速可达到9.95%,为货币政策调整提供了充分的空间。
(一)货币政策保持和前期政策之间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既不搞大规模刺激,也不贸然收紧,在政策走向中性基础上预调微调,令各类主体形成稳定预期。同时继续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推动经济在合理区间内运行,预计结构性工具的使用将成为明年常态化的政策操作模式,引导资金流向国民经济的重大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的金融支持”。
(二)货币政策要“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关系”,受新冠疫情冲击,今年银行不良资产率和宏观杠杆率均有所上升,截至9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为1.96%,较去年同期上涨0.1个百分点,实体经济部门杠杆率已达270%,较去年末提升25个百分点。会议强调货币政策要“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同时伴随着“包商银行打破刚性兑付”和债券市场频频“暴雷”事件的发生,会议首提“多渠道补充银行资本金,完善债券市场法制”,预计会加大力度健全金融机构公司治理,防范资本市场风险。明年的信用政策大概率会更加克制,一方面是经济逐渐恢复,刺激的必要性在减弱;另一方面是出于防风险的需求,上半年信用大幅宽松后,部分资金流向房地产、股市等资产领域,企业信用扩张的过程中资质下沉的现象也明显变多,增加了经济运行的风险,杠杆率也大幅攀升。不过随着经济逐渐恢复,宏观杠杆率趋稳也是可以预见的,未来的关注点更多在于风险的防范。
三、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被列为明年首要重点任务,足以体现党中央“科技强国”的决心和信心。科技发展的重点也从去年的“成果转化”转变为今年的“解决制约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大难题”。而受国际环境以及自身发展战略需要,近年来科技自立自强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也被频繁提及。通过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统筹推进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增强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包括三个层面,第一是基础科技战略力量的增强,要在一些基础科学上要加大国家投入。例如,在科研人员方面,中国与发达成员存在较大差距,2018年我国每百万人中科研人员仅1307人,不及美日欧90年代水平。要想办法尽可能的支持重点基础产业,比如在芯片、量子计算、空间探索等技术上要加强;第二是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的优化变革,现在不论是高等学校还是科研机构,鼓励创新的体制机制都还比较传统和僵化,必须要去改变这种体制机制;第三是科技应用生态构造能力的提升,构建科技创新的产业新生态是应用创新领域里的核心一环。
考虑到经济的和产业的安全性,今年国家把科技创新放在明年重点任务的第一条,包括明年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期,我国科技对经济的战略支撑作用会越来越大。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越性,整合优化科技资源、将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相结合,“针对产业薄弱环节,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搞出更多独门绝技”。此次会议明确提出“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强调“自主”的发展思路。通过统筹推进科技进步,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另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将促进和支持科技创新列入政策目标。二是营造良性科研生态,首先,要形成开放包容的人才交流生态,在“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同时“加快国内人才培养”;其次,要形成奖惩明确的成果激励生态,“完善激励机制和科技评价机制”,坚决严惩学术不端行为;此外,要形成规范良好的科技伦理生态,“规范科技伦理,树立良好学风和作风”。
四、实现产业链和供应链自主可控
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目标,面对近年来日益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未来仍然存在的诸多不确定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强化产业链供应链优势,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加快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从供给方保障形成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确保明年开局之年为“十四五”及中长期规划奠定坚实基础。
增强对产业链的自主可控,特别要针对产业链薄弱环节下功夫,迫切解决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卡脖子”问题,在关键技术和产业领域上占据一定制高点,提升中国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这是因为,我国处于产业链上游的行业多为初级商品,而多数科技行业处于国际分工的中下游,仍受制于发达国家,未来需要加大这方面发展的力量。在产业精耕细作上既需要加大资金、资本投入又要培育工匠精神,把产品和服务做到极致,围绕产业链的主要环节和关键节点发力,持续地增加研发投入,打牢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等基础,增强在产业链、供应链竞争中的能力。
在“产业精耕细作”“搞出更多独门绝技”方面,下一步要充分发挥我国产业体系完备的优势,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在产业优势领域、关键环节、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的突破,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同时着力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强高水平创新主体建设,强化基础研究,统筹规划并实施重大科技攻关任务,进一步提升在产业链、供应链的优势领域的领先地位。
未完待续............
本报告出自中宏国研《中央、国务院常务会议深度研究》系列报告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度解读报告,报告订阅请加微信咨询,微信:chainzhangbo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