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要闻纵览 >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 我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及政策建议 详情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 我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及政策建议

中国财政 / 2020-02-18 12:55:13

【政策建议】财税政策是关键,解决金融风险和就业问题是核心

 
 
政策建议:财税政策是关键,解决金融风险和就业问题是核心
 
一是财税政策是关键,持续发挥减税降费政策效应,适当加快支出节奏前倾。2019年实施减税降费政策为我国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前瞻地看,一方面持续发挥减税降费政策效应。根据2月10日财政部公布的2019年年度财政“账本”,2019年税收增长1%,个税下降25.1%。具体来看,2019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0382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全国税收收入157992亿元,同比增长1%;非税收收入32390亿元,同比增长20.2%。同时,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8874亿元,同比增长8.1%。2019年全年减税降费超过2.3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2%,减税降费是显著的。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减税降费需根据疫情的具体情况进一步落细落实,及时了解和研究解决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反映的突出性问题,坚决把该减的税减到位、把该降的费降到位,持续发挥减税降费政策效应。另一方面用好今年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和准财政工具PSL(抵押补充贷款),重点支持疫情防控项目、基建以及新兴产业等政府指向性领域。着力加大财税政策对受疫情冲击企业的扶持力度,同时积极与货币政策相配合形成合力,财政支出以及充足的财政紧急拨款和扩大流动性投放可以迅速提高应对危机的效率和力度,其中也包括对一些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进行税费减免。增加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降低相关企业的运营成本,稳定就业和促进增长,减轻相关企业经济负担,有助于帮助疫情期间企业渡过难关。可以暂定一个季度,加快财政支出的节奏向一季度受疫情冲击严重的行业倾斜。
 
二是货币政策方面,需及时做好预案并适度提前实施。短期内,央行需要适度地加大对市场的货币投放,增强流动性,引导社会、市场及企业及个人的预期,消除个别恐慌情绪。MLF利率和LPR利率要根据疫情的发展选择合适时机下调,关键之点在采用PSL、再贴现、再贷款等多货币工具的组合策略,切实降低受疫情冲击行业和企业的融资成本。中期,建议设立专项货币资金科学可持续分批地投向疫情严重的地区如武汉地区,加大对当地的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和制造业等重点行业和企业的货币政策和配套措施的支持,做到不断贷不抽贷不压贷,稳定当地经济发展。长期来看,疫情对我国的经济冲击是短期性的,我国的货币政策不宜进行总量“放水”。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后,货币政策要综合考虑经济增长、杠杆率、通胀预期、汇率等内外部平衡多重因素,保持经济增长更具有重要性。
 
三是疫情防控和恢复生产需两手抓。首先,稳住现金流。加大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和制造业等重点领域的税收减免、政策性短期融资,提供急需的周转资金。尤其是加大对于因疫情冲击而陷入困境的民营企业的财政和金融配套支持,稳住中小企业现金流。其次,加快物流恢复畅通。目前,市场上供给和需求矛盾突出,政策层面不宜进行总量刺激,应以“疏通”供求关系为主,而物流畅通是关键一环。因此,在坚持严格防控疫情蔓延的底线要求下,加快物流交通运输业的复工。最后,政府对企业复工需加大帮扶力度。政府需引导企业的恢复生产预期,给企业树立信心,深入基层了解企业的具体困难,针对不同地域疫情严重程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复工策略。政府需给不同行业提供不同的防护要求,为企业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
 
四是金融风险需系统应对,结构性降准降息与引导理性预期相结合。首先,理清受冲击对象,精准发力。目前我国经济结构与2003年相比已经发生显著变化,消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重从2003年的35.4%迅速上升至2019年末的57.8%。此次疫情主要是对消费服务业进而对经济产生较大冲击。可以明显看到消费服务业承担了较大风险,因此要对消费服务业特别是其中的中小企业做到“三准”,动态监控其潜在的金融风险,做到及时准确;未雨绸缪,做好多方案的准备工作;针对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风险,精准发力、分类施策。其次,要继续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给予特殊时期还本付息延期支持,同时采用PSL、再贷款、再贴现等多方式多层次的货币政策向中小微企业进行融资贷款,货币政策不宜全面放水,更应针对不同行业和地区,差异化的进行优惠手段和信贷方式。同时可以考虑优化贷款审批流程,适度提高对不良贷款的容忍度。最后,引导理性投资。在疫情负面冲击下,积极引导投资者理性看待疫情背景下市场的波动,坚持我国经济长期基本面是持续向好的客观判断和分析,依法开展价值投资长期投资。
 
五是政府发挥更大作用,降低疫情对就业影响。一方面,各部门应该以积极的姿态,采取相应的对策。稳定城乡职工和大学生就业队伍,强有力保障就业稳定,维护社会稳定。政府要充分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要千方百计地保住在疫情冲击下处于“休眠”状态的中小微企业,尤其是此次受冲击最大、吸纳就业能力最强的消费服务业和部分制造业,定向减税定向贷款保证这部分企业的现金流不断裂,留住工作岗位,保证居民在特殊时期有稳定的收入。同时对个别疫情严重、财政困难地区,由中央加大支持力度,保障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另一方面,加快再就业,寻找新就业路径。对于疫情控制良好省份或地区,审慎地推动行业和企业恢复正常生产和投资,使经济复苏,并尽快进入经济良性循环。要加快省、市、乡三级层面的再就业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对于失业人员进行再培训再就业。鼓励各大国企及大型民企增加就业岗位,同时充分发挥基层社区作用,开展灵活的再就业服务工作,切实保证再就业工作有效开展和就业帮扶做到实处。

相关报告
 
 
 
 
 
为帮助适应各地政府、企业、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等、开展“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编制“十四五”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研判“十四五”投资机会等需要,中宏国研承接各地政府、企业、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等“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
 
垂询电话
 
电话:010-68467653  手机:18618293457(同微信)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