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
首页 > 中宏论道 > 工业增加值、对外贸易、新增信贷规模、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等分析——2025年1月宏观运行指标图解 详情

工业增加值、对外贸易、新增信贷规模、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等分析——2025年1月宏观运行指标图解
2025-03-04 15:39:14

文档概述
2025年1月宏观运行指标图解1
 
宏观供给形势分析
 
国内生产总值
 
四季度GDP增速明显回升。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之后,出台的一揽子增量政策有效地激发了发展活力、扩大了市场需求、拉动了企业生产、提升了市场活跃度、增强了发展信心,对四季度经济回升和全年目标顺利实现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总的来看,2024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四季度以来主要经济指标出现积极变化,推动经济向上向好的积极因素累积增多。202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4908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二季度增长4.7%,三季度增长4.6%,四季度增长5.4%。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6%。环比增速连续十个季度正增长,经济保持平稳向好态势。
 
三大需求协同发力推动经济平稳运行。消费需求持续扩大,在消费品以旧换新及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带动下,消费潜力不断释放,2024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4.5%,拉动GDP增长2.2个百分点。投资增长总体平稳,随着“两重”建设和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落地显效,有效投资稳步扩大,2024年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5.2%,拉动GDP增长1.3个百分点。净出口稳中有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扎实推进,稳外贸稳外资政策持续发力,对外贸易呈现质升量稳的良好发展势头,2024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0.3%,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
 
宏观需求形势分析
 
对外贸易
 
出口增速加快,进口增速由负转正。12月,我国进出口总值4.07万亿元,同比增长6.8%,比上月加快5.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41万亿元,同比增长10.9%,比上月加快5.1个百分点,进口1.66万亿元,同比增长1.3%,比上月加快6.0个百分点。贸易顺差7529亿元。2024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3.8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比上年加快4.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5.45万亿元,增长7.1%;进口18.39万亿元,增长2.3%。按美元计价,2024年我国进出口总值6.16万亿美元,增长3.8%。其中,出口3.59万亿美元,增长5.9%;进口2.59万亿美元,增长1.1%。
 
当前我国作为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更加稳固,已经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我国外贸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关注。一是结构更优。我国出口产品的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去年机电产品的出口增长了8.7%,占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了0.9个百分点,达到了59.4%,其中高端装备出口增长超过4成。二是“新”意更足。2024年,我国新产品新业态新品牌不断涌现,外贸含“新”量不断上升,更多高科技属性的新产品加速出海,电动汽车、3D打印机、工业机器人出口分别实现了13.1%、32.8%、45.2%的增长。三是主体更强。2024年,我国有进出口记录的经营主体近70万家,数量再创新高。四是伙伴更多。我们的贸易伙伴遍天下,2024年,我国对联合国统计分组中几乎全部国家和地区都有进出口记录,其中出口和进口伙伴分别比2023年增加了1个和4个,对160多个伙伴实现进出口增长。五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占我国进出口的比重首次超过了50%。去年,我国对共建国家进出口增长6.4%,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0.3%,其中出口、进口分别增长9.6%、2.7%。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积极发展服务贸易、绿色贸易、数字贸易。我国外贸发展依托的产业基础、要素禀赋、创新能力在不断增强,出口商品正在向价值链上游攀升,我国的出口有产品种类齐全、增长动能转换灵活、市场多元稳定,外贸展现了较强的韧性。当前,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地缘政治、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影响上升,外贸稳增长面临严峻挑战,对贸易活动形成干扰。今年春节假期比去年提前以及贸易保护主义可能升级等因素对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形成了一些扰动。综合考虑2024年1月份的基数较高,但抢出口支撑外贸回升向好,预计2025年1月份外贸小幅增长态势。
 
宏观政策形势分析
 
新增信贷规模
 
1月社会融资规模同比有所增加。2025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0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5833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5.22万亿元,同比多增3793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392亿元,同比多减1381亿元;委托贷款增加449亿元,同比多增808亿元;信托贷款增加623亿元,同比少增109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4653亿元,同比少增983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4454亿元,同比多134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6933亿元,同比多3986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473亿元,同比多51亿元。2025年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15.2万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57.71万亿元,同比增长7.2%。
 
2025年1月社融同比多增,主要支撑在于政府债融资规模提升、人民币贷款投放积极,而外币贷款和票据融资存在小幅拖累。第一,政府债融资规模提升。2025年1月政府债融资同比多增近4000亿元,拉动社融同比增速0.05个百分点,受到特殊再融资债前置发行的支撑。第二,人民币贷款较快投放。2025年1月社融口径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近3800亿元,拉动社融同比增速0.02个百分点。第三,除此之外的其他分项中,委托贷款、企业债券和股票融资同比多增,合计达到993亿元;而外币贷款、表外未贴现票据和信托贷款同比少增,合计达到2473亿元。
 
宏观供给形势分析
 
宏观需求形势分析
 
新增信贷规模
 
对外贸易
 
国内生产总值
 
本文刊登部分,报告订阅咨询:010-86390675 18618293457(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