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数字贸易已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和
世界经济的新增长点。我国是数字经济和对外贸易大国,发展数字贸易具备较好的产业基础与广阔的市场空间,但也需要妥善应对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包括数字贸易存在产业发展不完全、数字贸易领域开放不足、数字贸易治理体系有待完善、全球数字贸易规则构建面临挑战等。为培育和增强数字贸易竞争新优势,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的意见》,明确我国数字贸易的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及总体思路,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的行动指南。
一、我国数字贸易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数字贸易是数字技术在贸易领域应用而产生的结果,大致可分为贸易数字化和数字化贸易两部分,前者强调传统贸易
活动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后者主要指以数字内容、数字服务和数据为标的新型贸易
活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推进,数字技术广泛渗透
经济社会各领域,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刻变革。数字贸易正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和
经济的新增长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统计,2023年,全球数字化交付服务出口额4.2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9%,占全球服务出口的54.2%。2019年至2023年,全球数字化交付服务出口年均增速10.8%,高出同期服务出口增速4.9个百分点。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数字贸易规划部署。《“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对加快贸易数字化发展作出具体要求;《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要优化数字化发展国内国际“两个环境”;《“十四五”服务贸易发展规划》提出“大力发展数字贸易”“促进传统服务贸易数字化转型”。今年6月,商务部等部门印发《关于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的意见》,旨在拓展跨境电商出口,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在一系列
政策支持下,我国数字贸易迅速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不断壮大,展现出对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支撑力。2023年,我国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进出口额3859亿美元,同比增长3.5%,占我国服务贸易比重的39.5%;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2.37万亿元人民币,增长15.3%,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比重逐步提升。近年来,我国数字服务贸易增速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成为在全球范围内数字服务贸易增速最快的经济体。
本文刊登部分,报告订阅咨询:010-86390675 18618293457(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