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也是中国开始实现向世界承诺2030年前碳达峰和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新时期,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在2035年远景目标中提出,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并要落实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制定2030年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对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一、中国向世界承诺碳达峰和碳中和时间表
科学数据证明,当前严重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气候变化主要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
活动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所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预测,如果现行碳排放政策持续,将导致2100年全球平均温度相对于工业化前水平上升3.4℃-3.7℃,并持续上升。而温度的持续上升将带来更高的降水量、更频繁的极端天气和生态平衡的不可逆破坏。因此,只有发展低碳
经济才能拯救地球,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而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在于“控碳”,其必由之路是先实现碳达峰,而后实现
碳中和。
“
碳达峰”是指二氧化
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后,先进入平台期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然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
碳排放达峰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达峰目标包括达峰时间和峰值。
“碳中和”则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如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产业调整等,抵消这部分碳排放,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
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各国通力合作,全球变暖问题需要各国联合一同面对。为应对全球变暖问题,联合国自1995年起,在全球各地召开多次气候变化大会。2015年的《巴黎协定》中,对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作出了相应的安排,明确了将升温控制在2℃乃至努力控制在1.5℃的目标,近200个缔约方共同签署了该项协定。目前,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已定于2021年11月1-12日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
本文刊登部分,报告订阅咨询:010-86390675 微信:chainzhang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