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论道要情决策内参
第3-2号(总第123号)
在完成国内疫情大考后,中国汽车产业又面临一场全球疫情 大考。尽管中国汽车产业凭借自身的超强韧性在国内疫情大考中 交出了一张“高分答卷”,但仍然不可轻视海外疫情蔓延对中国 汽车产业带来的二次冲击。
一、疫情背景下汽车产业面临全球化中断的风险
一辆汽车大约由 3 万个零部件组成,车企及关键零部件分布 全球,近日韩国、日本、意大利、伊朗、印度、美国、墨西哥、 巴西等多个国家也因出现严重疫情出现停工停产、供应链中断。 全球疫情蔓延造成海外汽车产业停摆,“蝴蝶效应”传导到中国,
绝非“进口车涨价”这么简单。在
世界经济一体化、汽车供应链 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汽车产业与海外汽车上下游产业唇齿相 依。即便中国自主品牌,也做不到所有零部件都采自国内。特别 是这些需要进口的零部件,大多属于“关键少数”,在国内还没 有可替代品,相关技术难度非常大,短期自主开发也不可能,难 免出现“大产品受制于小产品”的尴尬局面。
这对我国汽车产业造成不小冲击,目前已经出现大量案例。 如,本田 CR-V 供应刹车踏板的伟福科技(F-TECH),其在武汉工 厂产能转移至菲律宾工厂;韩国现代的线束供应商悠进电装,也 开始将部分产能向国外转移;汽车电子企业罗姆半导体,也表示 将在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进行替代生产;吉利为保证春晓基地顺利 复工复产,就对部分宁波市外的供应商进行了替换;丰田只花了 三天时间就为没有复工的武汉零部件供应商找到替代厂。
二、新能源汽车或许是中国汽车产业着眼“后疫情时代”的 最大机会
一辆汽车所需零件众多,国内一些关键的汽车零部件,很多 需要进口,从国产零部件供应商替代进口的角度看,未来核心零 部件的国产化仍然有巨大的机会,市场潜力还有很大。2019 年 我国汽车及其关键件、零附件进出口额为 1515.3 亿美元,同比 下降 5.9%。其中,出口额为 679.6 亿美元,同比下降 2.9%;进 口额为 835.7 亿美元,同比下降 8.3%。
本文刊登部分内容,阅读全文请加微信:chainzhang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