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全球化赋予了国家安全新的特征与特点,2014 年 4 月 15日,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
经济安全是基础,应注重合作安全和互利共赢,在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如何把握对外开放的度来维护国家
经济安全以及未来我国经济安全所面临挑战与风险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新一轮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经济安全
以区域或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为基础的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对新的全球格局形成产生重大影响,全球正在步入在经济全球化的特殊历史时期——区域经济“高标准”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全球安
全态势和风险出现了新的特点:
首先,对于全球,经济安全的时长受市场空间和科技革命的影响较大。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带动下,各经济体之间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彼此之间挖掘出许多未开拓的市场空间,缓解了产能过剩与市场存量空间不足的矛盾,实现了存量市场的再分配和潜力的深度挖掘。
然而,从长期看,
全球经济安全的保障还需要能够产生人类新需求的科技革命,人类新需求的科技革命能够给
全球经济发展带来市场增量空间,避免全球经济发展市场规模的“天花板”,维持全球经济安全的稳定性。
其次,对单个经济体来讲,边缘化是经济全球化时代最大的风险。全球化持续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打破国界限制为生产要素更大范围内的配置提供了条件,为和成员经济体之力做大蛋糕提供了条件,从而为各成员分得更多全球化红利提供了条件。当前,发达经济体通过利用自己的发展优势主导区域经济一体化主导了本轮全球化,一旦被排除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之外,就难以从全球化中汲取足够多的红利,对国家的国际竞争优势造成负面影响。同时,由于该轮经济全球化的自由贸易区谈判重在机制化、规则化组织建设,一旦被排除在经济一体化组织之外,再加入就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对其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第三,对单个经济体来讲,过度开放也可能给民族经济带来打压,危及国家经济安全的根基。一个经济体以一定方式参与经济全球化,目标是推进本经济体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其中最主要的依托就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要在参与过程中通过获取更多市场份额取得长足发展,保证民族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是,如果把握不住国内民族企业行业对开放的所能承受的压力极限,过度开放可能导致民族企业因各种原因出现衰退,导致国民经济受到打压,由于国民经济主体受到国际竞争的打压不仅不能提高综合国力,反而可能给国民经济根基带来巨大威胁,危机国民经济的整体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