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决策要参 > 我国发展银发经济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详情

我国发展银发经济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国情国力杂志 / 2025-02-17 14:55:34

我国发展银发经济面临的问题

 
三、我国发展银发经济面临的问题
 
(一)社会认知度低,政策制度体系尚不健全 
 
1、社会对银发经济认知水平不足。目前,我国银发经济发展整体上还处于初期阶段,全社会对于银发经济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有待提升。从实际情况看,有些地方把银发经济与养老保障事业等同起来,在发展银发经济中视野不够开阔、定位尚不清晰,对产业关键点把握不够准确,对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的措施和办法不多。
 
2、推进银发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尚不完善。国家政策层面未形成完整、全面的制度体系,缺乏针对各个细分领域的专项规划和指导意见,促进银发经济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还不健全,尚不能对整个银发经济市场发展起到全面扶持作用。
 
3、与银发经济相关的统计标准还不健全。我国尚未建立起完整的银发经济行业分类目录、专项统计调查制度,全国范围内统计监测银发经济的指标仍不完善,无法对银发经济发展的趋势、状况实施动态、有效的跟踪和监测。 
 
(二)银发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且供需匹配度较低
 
1、银发市场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不足。我国银发产品种类和数量有限,市场主体数量少、规模小、能级低,许多产品缺乏技术含量或质量不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较少,银发经济产业链上的多种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2、银发产业供需匹配度较低。银发产业本身存在经营成本较高、产业投入大、回报周期较长等特点,难以适应老年消费市场快速呈现出的年轻化、社会化、品质化等新特征的需要,导致老年产品与服务供需存在偏差。
 
3、银发产业品类少且附加值偏低。目前,我国银发产业主要集中在老年人日常用品、衣鞋服饰和营养保健品等传统产业,商业附加值总体不高、科技含量偏低,康复辅助器具、抗衰老等新兴产业仍处于发展前期阶段。
 
(三)市场品牌化、规范化程度亟待提高
 
1、银发市场品牌化发展相对滞后。虽然我国银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但按照目前适老化产品市场情况,我国自主设计、自主研发和自主生产的适老化产品及品牌较少,进口产品相对较多。
 
2、缺乏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行业龙头企业。我国在银发产业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数量有限,加上技术水平不高,没有形成集团化、连锁化发展态势。
 
3、银发经济市场规范程度较低。老龄消费市场缺乏完善的服务标准和市场规范,产品标准化和服务规范化明显滞后,市场中的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四)财政金融支持银发经济发展的力量偏弱
 
1、财政支持力度有待加大。中央政府预算内安排支持的养老专项资金使用范围相对较窄,对数字化、智能化等新型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偏弱。地方政府预算尚未将银发经济产业项目列入专项债券支持范围,对银发经济扶持力度弱。
2、养老金融产品创新不足。养老金融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储蓄产品不足、创新动力不强,部分金融产品本土化融合不到位,未因地制宜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3、养老金融服务存在短板。养老金融服务缺乏业务协同性,银行、保险、证券等尚未形成有效衔接,适老化金融服务改革滞后,区域发展不平衡,养老金融人才队伍建设相对落后。
4、养老信贷发展缓慢。养老产业投资回报率低,制约信贷投放积极性,部分养老服务项目缺乏有效抵、质押物,银行对养老信贷投放积极性不高。
5、配套扶持机制不健全。个人养老金配套政策优惠力度不足,政策吸引力小,个人养老资金账户缴存信息未同步到税务系统且操作耗时繁琐,养老信贷业务政策支持不足。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